近日,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繁星荟街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的会议室变身庭审现场,公开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把真实庭审现场“搬”到街区是徐泾镇总工会、妇联、青东法庭共同推动的创新之举,旨在以案释法,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为生动的职场“避坑指南”,帮助职工提升维权意识。

该案件的被告需向原告分期付款8000元,约定每月支付1000元,但后续被告没有按照合同约定付款。来自青东法庭“俞向红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严法官经过庭前调解,庭审时又围绕合同效力、误工费请求合法性等方面进行调解,最终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接受调解结果。


真实庭审现场被“搬”到街区。

这场庭审吸引了近百位来自企业、社区的观察员,以及职工代表全程旁听。

“原来微信聊天也可以作为证据”“1万元以下的诉讼竟然不需要诉讼费,我们也可以随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任何纠纷,能调解就调解,不能调解走司法程序也不复杂”……旁听完,大家都觉得很新鲜,也了解了不少法律知识。

当天,徐泾镇党群“协商荟”工作站在繁星荟街区党群服务中心揭牌,该工作站由徐泾镇总工会与妇联、团委共同组建,将成为工会服务街区网格的一个前置站点,为街区小微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开展“法治体检+合规指导”。


“协商荟”工作站由徐泾镇总工会与司法等职能部门共同组建。

青浦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上海各级工会服务不断下沉。按照市总“让工会组织覆盖更多劳动者”的要求,青浦区总工会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群体,不断完善辖区内“小二级”工会组织建设。

以徐泾镇虹泾鑫汇园为例,由园区管理方牵头建会后,一年来园区工会共举办了65场活动,包括技能培训、法律咨询、政策宣介、健康讲座等,让园区内企业交流更密切、黏性更高了。

徐泾镇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街区网格化党建全面推行,为了把街区网格内个体商户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更好地组织起来,徐泾镇总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创新服务手段,通过党群“协商荟”工作站这个抓手,让街区的小微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工作者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职工法律援助服务先行,下一步徐泾镇总工会计划在街区网格组建小二级工会,既保障企业职工权益,又降低企业合规风险,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在“协商荟”工作站揭牌当天,徐泾镇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站的劳动关系指导员、“俞向红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法官,以及徐泾镇总工会公益律师对多家个体企业进行了一对一指导,解答了企业用工、合同纠纷、职工维权等疑难问题。


互动小游戏吸引年轻人参与普法活动。

现场还举办了法治嘉年华活动,各类互动小游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繁星荟街区学生们还通过游戏增强了“反霸凌”意识。

“过去开展普法宣传,一般是摆摊进行法律咨询,这次的活动内容更丰富,形式也更活泼,希望吸引更多街区居民关注。”徐泾镇总工会负责人说,未来,他们还计划创新普法形式,尝试用短视频等载体进行普法宣传,推动法治教育下沉至街区网格“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合同纠纷案“搬”到街区公开审理,上海个体商户也能享受工会服务》

栏目主编:李晔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王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