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讨交流发言怎么写?有两个技巧可以借鉴。

第一个,思路要清。撰写研讨文章要有思路有思想。本节围绕教育全过程,运用“四边形”概念和原理,梳理出“强化教育意识,践行教育要求,完善教育制度,拓展教育链条”四个方面内容,构思巧妙,与众不同。

第二个,语言要精。撰写过程中,采取引用、比喻和排比等方式,增强文章色彩,彰显个人才华。比如:心火不燃则行路必偏;“表态快落实慢”“嗓门高动作小”“说的好做不行”;“松散式”对待、弹性化“放松”,包容式“忽略”;不为利益所迷、不为迷雾所惑,不为险阻所惧、不为俗尘所染、不为私欲所驱;打造“云课堂”,实施“云教育”,提高“云效率”,等等。

阅读提示:为使大家更能深刻理解讲话稿的内在逻辑,学会写作技巧,在每节前附上构思立意,供大家借鉴。)



1.强化教育意识

(构思立意:从人的正常认知来看,先有意识才能有行为。教育也同样如此,必须解决教育认知才能推动教育落实。本文采取纵向思维,从服从和敬畏两个层面展开,符合一般人的认知和单位的管理规律。)

一是树立服从意识。思想深度决定行动准度。心火不燃则行路必偏,唯有将教育要求转化为行为准则,才能做到知行合一。教育过程中,要针对“表态快落实慢”“嗓门高动作小”“说的好做不行”的症结,强化服从意识,把握教育实质,遵循工作准则,杜绝推诿扯皮、拐弯抹角、敷衍塞责,做到事按制度办、人按职责办、会按规定办、文按流程办,确保上下畅通。

二是强化敬畏意识。心存戒尺方能行稳致远。心存敬畏者,德成于戒惧;无所忌惮者,祸起于须臾。要对照教育内容,通过正面教育,反面提示,持续教育,强化大家的边界意识、守规观念、敬畏之心,让教育要求既入眼入耳更入脑入心;加强文化渗透,组织谈心,把刚性约束转化为柔性提醒,使防微杜渐成为思维习惯,教育引导大家不越雷池一步,不逾规矩半分,做到知行知止、令行禁止。

2.践行教育要求

(构思立意:本节采用延展思维,本质是在教育要求基础上进行延伸。采取“工作+生活”的方式进行构思,符合教育要求,契合工作本质。大家在借鉴过程中要重点把握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此次教育如此,其它教育也是如此。)

一是坚守。履职尽责既是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标准。个别人员存在岗位认知模糊、职责边界不清现象,看似忙碌奔波实则效率低下……做到恪尽职守与开拓创新同频共振。

二是知守。德性修养是终身课题,品行锤炼是永恒追求。要客观面对价值多元冲击,防止“松散式”对待、弹性化“放松”,包容式“忽略”,坚持工作中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说到做到3.完善教育制度

(构思立意:加强制度建设是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方式。制度一般涉及到两个层面,一个是在现有制度上优化,使之更加适用;另一个是创新制度,往往是围绕建立新制度或建立长效机制展开。大家借鉴时,只需要加入本单位的具体工作即可。)

一是细化制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制度要适用有效才有生命力。

二要完善制度。围绕教育工作、结合单位实际、行业特点、岗位职责,化相关要求,构建上下贯通、前后一体、内外衔接的某某制度。

4.拓展教育链条

(构思立意:本章主要围绕教育内容与方式两个角度展开。本质是横向思维,延长教育链条实质是拓展学习内容,创新方式实质是运用多种方法。大家在借鉴过程中,可以运用“链条”思维进行构思撰写。)

一要延长教育链条。树立系统思维,强化全局观念、秉持整合理念,摒弃就教育抓教育的单一思维、机械做法、“独立突围”,注重将教育向年度工作融入、向业务工作延展、向创新展结合。

二要创新教育方法。教育实效贵在持续发力。要重点解决教育中“前紧后松”“上抓下放”“层层衰减”现象,增强教育效果,推动教育走深走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