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4月16日电(记者高爽、齐琪)“现在正值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西太平洋斑海豹在辽东湾海域栖息时期,请渔民相互告知:不要在其停留地附近开展捕捞作业,如发现需要救助的斑海豹第一时间报警。”辽宁省盘锦市公安局沿海安全保卫局辽河口沿海派出所所长任焕才在渔船管理微信群发布消息后,不少渔船船主秒回“收到”。
近日,记者随民警乘船从盘锦三道沟渔港出发,行驶2海里左右,远远看到一处滩涂上数十只斑海豹在悠闲自在地晒太阳。船缓缓停下,岸上的斑海豹丝毫没有受到打扰。
“斑海豹栖息的地方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可你看,周围没有渔船作业。通过多年的宣传,渔民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提高,出海时都自觉避开斑海豹集中栖息的地方,发现受伤的斑海豹或落单的幼崽也主动报警,极大辅助了我们的巡查工作。”任焕才说。
2024年4月9日,西太平洋斑海豹在辽宁盘锦三道沟海域的滩涂上休息。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辽东湾海域位于中国海域结冰区最北端,是西太平洋斑海豹世界上八个繁殖区中最南端的一个。作为唯一能在我国海域内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辽东湾海域西太平洋斑海豹现存数量2000余只。每年11月至12月它们洄游至辽东湾,次年1月至2月在冰上产崽,育幼、补充体能后,4月至5月逐渐游出渤海,踏上返回太平洋的旅途。
对于这些“辽东湾精灵”的到访,关注,但不打扰,成为这片海域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市民、渔民的共同选择。
今年2月,葫芦岛市绥中县一渔民在海边发现一只斑海豹幼崽。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所属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海科院”)接到求助后,立刻派人前往将其接回院里。
“刚来时,它身上容易吸水的白色胎毛还没褪,我们判断它出生不久就与母亲失散,吃到母乳的天数不多。加上不知道在海上漂泊或在海边流浪了多久,它身体极度虚弱,不具备自主进食能力,我们只能通过下胃管、喂鱼浆的方式辅助它进食。”海科院海洋珍稀动物保护研究室主任田甲申回忆说。
救助人员喂食斑海豹幼崽鱼浆。新华社发
令救助人员揪心的是,首次进食不久,斑海豹幼崽出现了呕吐症状。“呕吐物里有草棍、草绳等异物,由于它的体重远低于同日龄斑海豹,如果通不过进食关,生存的希望非常渺茫。”田甲申说。
为防止进食后呛噎,救助人员分班次日夜守护,慢慢地,这只被起名为“汤圆”的斑海豹幼崽,从喝鱼浆到能吃鱼块,目前已能自主捕捉活鱼,体重也从被救助时的8.5公斤增长到4月15日的近38公斤。
2025年年初到现在,共有5只斑海豹幼崽被送到海科院接受救助,田甲申说,在被放归大海之前,这些斑海豹将经历系统的野化训练和健康评估。
“1992年至今,已经有337只斑海豹离开海科院这个临时的家,回归大海。”田甲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