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刚毕业的时候,第一个项目是收尾项目,13栋楼只剩下最后一栋没干起来了,其它的二次结构都干完了,总包这边管理人员不多,就几个人,租住在外面民房里面。
那时候项目上氛围很好,50岁的生产经理带我们两个年轻的技术员,跟带儿子一样,食堂的饭不好吃,就带我们去买菜自己做饭吃。
项目经理也很好,因为是收尾项目,所以他不经常来,基本上都是在外面找新项目,时不时来一趟也会带我们下馆子,喝点小酒,聊点小天啥的。
后来换到新项目,很大的项目,总包的管理人员要三桌才坐得下,人数多,等级就森严一些,项目班子成员和员工稍微还是有些隔阂。
但是项目班子成员每天都会在食堂吃饭,吃围桌,不管伙食怎么样,不管晚上是不是要出去加餐,都会在食堂是一口,饭桌上简单聊几句,以显示项目的团结。
另外,逢年过节,都会组织聚餐,总包所有人、专业分包负责人、劳务带班,直接就在酒店,那就是打酒仗了,现场所有的恩恩怨怨,都在酒里了。
所以,虽然还是有些隔阂,但总体上来讲氛围还不错,还算开心,也让我养成了把同个项目的同事当兄弟的习惯,开口就是一个战壕出来的兄弟。
2
再后来,换了一个很忙很赶的项目,做生产经理,项目很大,人员很多,专业分包和劳务班组更多,因为忙,所以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相对少了很多。
那时候我作为生产经理,光工程部就有将近20个人,但我已经养成了那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江湖习气,所以为了维持部门相对和谐友爱的氛围,也经常组织部门聚餐,权责所限,项目部的聚餐自然有项目经理去组织。
现在回想起第一次当生产经理的表现,感觉还是很稚嫩,只是一味地对人好,班组送过来的烟,基本上就丢在工程部的大办公桌上大家分了,每两周的样子抽一个班组让请吃宵夜,撸串喝啤酒啥的。
你对别人好,别人还是会记得的,后来那个项目结束以后,还是会有人经常联系我,包括下面的分包和带班,还是认可我的处事风格的。
3
这两年不知道是项目是在是没钱了,还是大家都不愿意参加这种所谓的“无效聚餐”了,已经很少有聚餐了,有些项目人多的,同在一个项目干了大半年,甚至不知道同事叫什么名字的。
同事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疏远,隔阂越来越深,也越来越冷漠,聚餐更是基本没有,就算是有,也一定要有人起哄才行,节假日都是轮休,都想着少值一天班,提前一点走,晚一点回。
其实这样也是好事,大家都更加关注自身,工作是干不完的,开心快乐才是自己的,少喝酒,多养生,多提升自己,少参加无效社交,这都是没错的。
但,总有一种“人心散了”的感觉,可能是我已经被工地完全同化了吧……
土木行业的下滑,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