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来到社区长者学苑与伙伴们一起练习舞蹈,中午走进“益食堂”吃三菜一汤营养餐,是60多岁天福社区居民区阿姨的日常,每逢有时间,她还会参与社区议事会、志愿活动。
环市街道位于江门市中心城区,住着60岁以上长者2.5万多人。近年来,街道大力实施社区服务力提升行动,聚焦长者们的需求,因地制宜探索发展社区银发经济,推动优质的养老服务嵌入党群服务中心。长者学苑、银龄课堂、康养中心、长者饭堂、银发零工区、老年故事会……让越来越多的长者在社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晚年。
天福社区长者学苑和长者饭堂
每到中午11时多,群星社区“益食堂”便开始热闹起来,长者们一边用餐、一边聊天。“食堂的饭菜实惠,每周有20多道家常菜,每顿都不重样。”刘婆婆点赞道。
目前,环市街道共有天福、群星、石冲、联合等4个社区长者饭堂,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个人掏一点”,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如今,长者饭堂日均助餐200余份,累计惠及长者超6000人。
石冲社区长者饭堂
去年起,环市街道还以“公益+低偿+市场”模式,开展“社区饭堂暨爱心餐桌”活动,链接25家热心餐企携手助餐,让长者们在“家门口”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位于江侨路72号的侨囍餐厅是江侨社区爱心餐桌,周边60岁以上长者只需10元便可在此吃上叉烧饭、排骨饭、肉饼饭等优惠餐。
“支部经常号召大家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党员,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外卖骑手黄耀斌是“骑行服务先锋队”成员,他经常抢在饭点、订单高峰期前,挤出时间赶到石冲社区长者食堂取餐,送往长者家中。对行动不便的长者,石冲社区携手骑行之家党支部,发动热心骑手上门送餐,去年至今已送出1.6万多份。
热心骑手为长者上门送餐
健康医疗嵌入社区
打造“家门口”医养服务圈
“康养中心离家近,服务周到、环境不错,还时常推出一些免费的长者护理公益服务项目。”家住帕佳图世家小区的钱阿姨,近段时间经常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问诊检查、理疗养生。
江侨社区常住人口约8000人,其中60岁以上长者600多人。为了让居民能小病小痛就近问诊、享有更多的健康服务,去年底,江侨社区与天辅安中医综合诊所合作,由社区提供场地、诊所投入资金,在党群服务中心二层打造康养中心,派出专业医生、理疗师驻点服务。
江侨社区康养中心
健康是幸福养老的基础,是每一名长者的心愿。环市街道积极对接社会组织、医疗机构等,推动更多的专业医养服务嵌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陪护照料、医疗护理、健康问诊等服务。
在群星社区,聚焦老年人慢病管理,社区联合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光明眼科、侨邑牙医、德圣堂中医馆等,经常性举办健康义诊活动。每季度开展一轮随访,为长者们量血压测血糖、按摩腿脚;还组建了家庭医生微信群,每月宣传健康生活常识、推送养生保健视频。
环市街道还推出“蓬友优享”项目,组织医疗机构进小区摆摊,开展“家楼下”的义诊、宣传等便民服务,今年来已累计开展活动20多场次,服务长者2000多人。
丰雅社区举办健康义诊进小区活动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丰富社区长者的退休生活
下午3时,在石冲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六楼的“银发零工区”,65岁居民王叔正在编织手工艺品,既充实退休生活,又可以赚点零钱、帮补家计。这些年,石冲社区建成首家建在党群服务中心的“零工市场”,还与企业合作,为退休后有余力的长者提供手工艺品制作、代加工等零工专岗,已帮助近300名退休长者在这里接上了手工活。
石冲社区“银发零工区”
除了让退休长者再就业,环市街道还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培训机构合作,举办各类长者学苑、银龄课堂,丰富长者的退休生活。目前,已有青少年宫、贝佳智家、玲杏家文化教育、哆来咪钢琴文化艺术等8家培训机构与社区达成合作协议,共办书法、舞蹈、声乐等适老课程。
在丰雅社区,退休后的严阿姨几乎每天都带着乐谱,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参加声乐公益课。“社企合作,既办公益课程,也设低偿服务,取得的收益按约定反哺社区建设,让社区养老服务得到了不断提升。”社区党委书记欧阳泳秀表示。
江侨社区“益家学堂”长者舞蹈课
环市街道各社区还发动长者担任志愿楼长、加入银铃志愿队,参与邻里走访、社区治理。江侨社区动员退休教师担任“益家学堂”讲师,办班授课丰富课程;耙冲社区邀请老党员举办故事会,进小区走访帮解邻里纠纷……如今,环市街道26个社区已有银龄志愿者上千人。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环市街党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