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廊坊市政府网站发布通报:
针对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廊坊市联合调查组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
为期一周的“广告牌改色”事件算是落下帷幕,对公众算是有个交代。
中午休息的时间,我在各大网站、平台浏览看了一下,发现绝大部分公众对于这个“交代”并不满意。其中有一条呼声和热度都很高的评论大致是这样的:只将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却不愿意提及主要负责人姓甚名谁。给人一种藏着掖着的感觉。
“三河市广告牌改色”事件,从事发到今天给出的通报,整个事件都给公众呈现出一种荒诞、魔幻的感觉。
上周,也就是4月8日左右,有网友反映三河市城管部门要求辖区内的商户将门头的商户招牌统一更换颜色。负责管理、落实商户的城管人员称:
这是按照市政府的城市规划要求执行,门头牌匾的底色不可以使用红色、蓝色以及黑色,其他颜色都可以。
“广告牌改色”的命令一经发出,没有反抗能力的商户只能遵从。就连前段时间上市的大型连锁品牌蜜雪冰城也不得例外,将沿用多年的标志性红底招牌,更换成了绿底白字的招牌。
也有部分经营蜜雪冰城的商家换上了灰底白字的招牌。
记者就此事联系城管部门采访时,得到的回应却惊为天人。工作人员回应道:
对,文件还没有,就是先行一步再改这个东西,按照城市规划。有关部门会有文件下发,到时候会在公众号推送。
要求商户集体改变招牌底色的事,竟然没有任何正式的文件和依据。仅仅凭借着上面的一句城市规划要求,城管部门就开始执行,大刀阔斧地逼着商户改换招牌颜色。
三河市的燕郊地区,更是本次“改色”事件的重点区域。这里目之所及,几乎全是绿色的招牌。不仅是蜜雪冰城、好想来零食这样的知名连锁品牌需要改色,甚至医院门口红十字的标志也难以幸免,换成了“绿十字”。
“广告牌改色”事件上热搜之后,有人注意到此前改换成绿底白字的蜜雪冰城商户,又连夜将招牌颜色恢复成了原先的经典招牌。当记者联系到商户工作人员时,被告知:“具体原因不方便透露”。
三河城管部门对此事回复是:“不心疼钱,可以改回原色”。
实际上,因城市规划要求商户统一招牌的颜色、规格、字体的事情,在全国很多城市都发生过。 类似的故事几乎每隔一段都会在不同的城市上演,理由也大差不差,无非“统一规划”、“亮化工程”、“美观整洁”几种。
不少人纳闷,为什么这次三河市会闹出这样大的动静不说,还明确表示禁用红、蓝、黑三色。 有人将其解释为:爱折腾。
起初,我也这样觉得。你但凡仔细观察过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经济发展越差的城市和地区,就更擅长折腾老百姓和营商者。
随着事情的进一步发酵,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将前因后果梳理了一遍,三河市禁用红、蓝、黑色的隐情才浮出水面。
三河市“广告牌改色”这件事,从2024年10月份左右就已经开始推动。今年春节过后,城管部门开始“大动干戈”,强制要求商户更换招牌底色,并明确要求禁用“红、黑、蓝”三色。
城管部门推进过程中,一旦碰到有商户不配合,当地还会出动市场监管部门,两个部门联合“办案”,督促商户“就范”。三河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在当地某市场面向商户的动员谈话中曾公开表示:
根据书记的要求,三河市的城市形象打造的是学院风和国际化,不允许有红底的。因为红代表火,会让人亢奋,人来到这里会感觉烦躁。而蓝色太俗,也不允许用。
根据书记的喜好,就有了城市发展规划指导意见。书记不喜欢红、蓝、黑三色,这份发展规划就能细致到禁用“红、蓝、色”招牌底色为突出重点。
归根结底,“三河市广告牌改色”事件的深层原因是三河市的“一把手”个人不喜欢红蓝黑三色。
网上检索到的消息也证明,三河市的这位书记,在曾任职固安县主要领导时,就曾推行过禁用红蓝底色或字样的政令。
什么叫是权力,这就是权力。陈行甲曾是这么形容县委书记权力,他说:“纵然头一天夜里做了个梦,隔天你就能够把它变为现实,手中的权力就有这么大,做升官发财的梦也能实现。”
你想想,一位市委书记的权力能有多大吧!要想改变一个城市的商户招牌颜色,就跟闹着玩一样。文件还没有下发,城管和市监部门就争先恐后的去做商户的工作,动员商户改色。这个世界就是如此魔幻。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个片段: 沙瑞金喜欢打篮球,所以他上任后,省委大院体育场里面原先为赵立春修建的网球场,顺理成章地被“有心人”改建成了篮球场。
三河市的“一把手”不喜欢红、蓝、黑三色。于是,领导的个人偏好,堂而皇之地成为城市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的“纲要”。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人治取代了法治,特权无处不在, 这就是我们社会最真实的写照。
仙女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