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21日,“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系列活动”在北京举办。4月14日晚,悠扬的扬剧唱腔在梅兰芳大剧院响起,由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一级编剧罗周执笔的扬剧《郑板桥》继2023年在这里演出后,再次精彩上演。


扬剧《郑板桥》以郑板桥中年、暮年两度客居扬州的经历为核心内容,其间穿插他在山东任职时放粮救济百姓的故事。全剧通过郑板桥与妻子饶五娘的奇缘、与官员卢抱孙的聚散、与盐商张从之的恩怨,展开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的描绘。


编剧罗周巧妙地将虚构的人物关系与郑板桥以“怪”出名的民间故事相结合,塑造出一个既符合历史又具有现代审美意象的郑板桥形象,展现出他的风雅、潇洒与坚韧,以及心系百姓、不畏权贵的真性情。

作为一部具有人物志、地方志和文化志典型特征的戏曲艺术作品,扬剧《郑板桥》既有十分雅致的文学品格,又颇具充盈的市井气息。


正如罗周所说:“沉沦、放弃是何等轻易、何等常见,胆怯、贪婪、嫉妒、好胜、傲慢……都能使人迷失生命之舵,再一经雨雪扑打,不免直堕渊底。郑板桥始终如一,荣名利禄从他身上滑落,就像微风拂过翠竹,一阵‘沙沙’低吟,再不着一丝痕迹。这便是我心中的郑板桥,我想写的郑板桥。”

该剧由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江苏省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李政成领衔主演,彭楷仪、陈俊、张卓南、沈仁梅、王海、徐梦雪、徐凡、游佳琦等联袂演出。


舞台呈现极具特色,舞台设计以诗绘情,以画写意,充满江南文化的韵味,为观众营造出身临其境之感。在表演上,演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将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


李政成通过细腻的表演,生动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从壮年的意气风发到晚年的豁达从容,举手投足间尽显郑板桥的独特气质,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而剧中其他角色也各有亮点,无论是温柔贤淑的饶五娘,还是与郑板桥有着深厚情谊的卢抱孙,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扬剧《郑板桥》曾荣获多项大奖,荣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23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2023江苏省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巡演、2024年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2024江苏省戏曲名作高校巡演剧目。

“江苏文艺名家晋京——罗周编剧作品展演系列活动”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承办。

记者了解到,罗周编剧作品之闽剧《幻戏图》、秦腔《无字碑》将于4月17日、20日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昆剧《世说新语》于4月16日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上演,越剧《织造府》于4月21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同时,还将举行罗周编剧作品研讨会,邀请多位国内戏剧界权威专家围绕罗周的创作成果展开研讨,推动戏剧理论体系的深化。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鸣

(主办方供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