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奢侈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逐渐陷入困境,尽管品牌们不断涨价,但销量却不尽如人意。这背后隐藏着一个行业不愿轻易提及的“秘密”——奢侈品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其实际使用功能,而在于其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因此,每年都能看到奢侈品在集体涨价。今年Speedy Trunk 20手袋将从23500元涨至24400元,涨幅近4%,爱马仕铂金包入门款突破 9 万元大关,香奈儿 CF 手袋单价首次超过8万元

涨价通常被视为市场繁荣的晴雨表,但奢侈品市场却走出逆向曲线。根据贝恩公司的报告,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下跌约10%,多个奢侈品牌的销售业绩出现下滑。

例如,2024财年第四财季,Burberry的亚太、EMEIA、美洲三大区域同店可比销售均陷入负增长,其中亚太地区可比门店销售下降了17%,中国大陆则同比下降19%。Gucci销售收入同比下滑21%至20.79亿元,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等品牌销售表现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其实,奢侈品的涨价逻辑是行业对“炫耀性红利”的深度捆绑。经济学家将这类奢侈品称为凡勃伦物品,其主要价值在于炫耀而非实际使用。价格越高,凡勃伦物品的受欢迎程度就越高。然而,随着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趋于理性,这种传统的炫耀性消费模式正在被颠覆。



年轻一代不再盲目追求奢侈品作为身份的象征,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实用性和个性化体验。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而非单纯为了炫耀而购买昂贵的奢侈品。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许多奢侈品牌不得不调整策略,开始尊重年轻人的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特卖电商平台成为了奢侈品销售的新阵地。比如唯品会最近通过限时特卖活动,把奢侈品进行了深度打折。有消费者惊喜发现,Burberry某款原价20570元的经典通勤包,在唯品会“限时秒杀”活动中仅需3625元即可入手,折算下来相当于国外专柜价的1.8折,堪称白菜价捡大牌。

很多高净值人群对奢侈品折扣并不抵触。上海白领陈小姐最近在唯品会下单了汤丽柏琦的通勤包。她认为这笔消费很理性,“汤丽柏琦皮质和设计确实很好, 1000元多的价格,性价比很高。”这种品质与价格的正向博弈,才是聪明消费者的选择。



总之,奢侈品折扣并不是价格战,而是价值观的更迭。因为真正的奢侈从不在价签上,而在契合需求的产品力里。毕竟,为品质买单的理性,永远比为标签付费的盲从更有生命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