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的竞争远比想象中复杂。表面上看是成绩的比拼,实际上暗藏着一套精密的运作规则,那些看似普通却步步领先的同学,往往掌握着不为人知的致胜密码。
作为刚迈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们来说,大学生活只能全靠自己的摸索,可殊不知对于大学四年来说,如果不明白自己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个角度去努力的话,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最后很可能一无所获,只能看着他人收获满满。
为了避免即将迈入大学校园的高三学子们重蹈覆辙,笔者按照以下几个角度,梳理了大学期间提升自我、提升个人履历含金量的几个建议,希望同学们能从容应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避免盲目跟风,迷失了努力的方向。
大学里没人告诉你的真相:入党、奖学金全靠这4招!高三学生必看
首先,与辅导员建立良性互动对于大学四年而言至关重要。笔者之所以把这一点放在第一位去强调,不仅因为其重要性,更因为这一点被许多同学所忽略了,不少高三同学把大学辅导员和高中班主任画等号,这样的认知显然是错误的。
高中班主任承担的是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身份,学生与班主任关系好与不好影响不大,即便高中三年没有与班主任有过多少互动,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也无关紧要,最后靠的还是高考的那张试卷来一决高下。
而大学就完全不同了,大学辅导员的身份和影响远比同学想象中的还要重要,辅导员不仅管理日常事务,还掌握着奖学金评定、推优入党、就业推荐等重要资源,率先与辅导员建立良心互动就能掌握获得资源的优先权。因此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定期汇报学习情况,主动参与班级事务,合理展示个人能力等等,这些都是维系良好关系的有效方式。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尝试承担班委工作,因为大学校园内的学生工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平台。像班委、学生会的工作经历不仅能带来显著的加分优势,还能提供了接触学院领导的机会,积累大量的活动经验和人脉资源。
其次,关于奖学金的评定,建议同学们把学习成绩与加分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为综合测评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积分游戏。学习成绩只占总分的一部分,社会实践、学生工作、志愿服务等活动分数的比重不容忽视。
懂规则的学生会提前规划每学期的加分项目,除了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参加各类竞赛、发表文章、参与社会实践等都能获得加分。提前了解评分细则,合理安排各类活动参与,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除此之外,大学生争取入党资格需要提前布局规划。建议有精力的同学们在大一开学就要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参与学生组织活动,培养良好的群众基础。一些优秀学生就是在大一错过了最佳申请时间,等到大二才想起来这回事,结果发现名额已经被早有准备的同学占光了。
最后一点,大学期间的档案记录是伴随你一生的,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像违纪处分、考试作弊等不良记录会永久保存在档案中,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和深造,大学校园是自由的,但这种自由也是建立在遵守校规校纪的基础上的,同学们若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遵守校规校纪,保持良好的行为记录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笔者寄语: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也正因如此不少高三同学们才会在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无法适应这种身份的转变,导致迷失了努力的方向,以上几点建议对于大学生们来说都是“经验之谈”。
如果最后有什么话是不得不提醒同学们的,笔者认为:大学生活是自由向上的一次生长,同学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了“时间管理决定成败”,无论是追求哪个领域的成功,都不要忘了合理分配学习、工作和活动的时间,避免顾此失彼。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了解规则、提前布局、系统规划,才能在大学四年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这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