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双历经风霜的手紧紧相握,一同面向镜头宣布签约功成的那一刻,中亚的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篇章。
就在前不久的3月31日,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总统共同签署了国界交界点条约。
随着条约的签订,费尔干纳盆地——这个随时可能会被引爆的“中亚火药桶”,终于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宣言中化干戈为玉帛。
而同样牵动人心的,还有一条来自东方的“大动脉”,正在缓缓联通中亚各国……
本可以过得很好
当乌兹别克人的希瓦和布哈拉两大汗国在中亚落成的那一刻,他们就注定将永远无法摆脱这片土地的束缚。
在苏联进行中亚民族划界的时候,乌兹别克斯坦难得的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平原地区,这也就意味着,农业不会成为制约乌国发展的主要因素。
1924年12月,乌兹别克革命委员会宣布乌兹别克将作为一个加盟共和国并入苏联,乌兹别克斯坦作为民族国家的历史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但苏联在民族划界时,将塔吉克自治州的民族单独识别作了一个群体,因此,有幸被“抬旗”的塔吉克一夜之间成了共和国,于1929年独立了出去,乌塔两国命运纠缠的伏笔也在此时埋下。
入盟后的乌国,在苏联农业集体化的浪潮中,实行了土地-水利改革,借助地理优势,乌国的农业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但问题在于,虽然有着棉花的“金字招牌”,可加工、储存和运输方面发展的滞后,让乌国空有一手好牌,偏偏打不出去。
直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让苏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矛盾变得越发尖锐,尤其是80年代末,受到影响的乌国也开始出现了民族矛盾,分离主义思潮逐渐抬头。
时局动荡,让加盟国成员人人自危,再加上乌国本来就有着不错的立国基础,因此,总统卡里莫夫很早就开始为脱离苏联做着准备。
终于,所有的矛盾汇聚在“8·19事件”时集中爆发,卡里莫夫找准时机,率先召开了非常会议,于8月31日第一个宣布脱离联盟,仅仅一天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就正式独立。
但初出襁褓的婴孩,终究是没体会过世事的险恶,迎接他们的,显然不会是一条坦途……
接不住这泼天富贵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出现了“政治真空带”,眼见一块“肥肉”没有了守卫,美国又怎么会放过这个天赐良机?
于是,一个名为国际开发署(USAID)的“白手套”,便打着对外援助的幌子,开始着手在中亚安排布局。
国家利益向来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指南针,由于乌国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推动乌国成为地区伙伴就是美国中亚战略的重要一环。
一方面,美国通过所谓的“民主”,实现美式价值观的输出,为其介入乌国的政治生活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支持非政府组织(NGO)引入专家咨询、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帮助”乌国向市场经济转型。
到这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对乌国的援助,实际上就是为了巩固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
这算盘打得都把珠子崩到俄罗斯脸上了,要是连家门口都敢丢掉,以后还怎么做人?
于是,俄罗斯立刻加紧了自己在中亚的布局,而且,俄罗斯还与中亚各国有着割不断的历史联系,凭借这个优势,那必然有和美国的一战之力,于是,经济援助、政治合作等手段接踵而至。
美利坚的“刀”(dollar),配着俄罗斯的“布”(卢布),两大强国伺候着“乌”(乌兹别克斯坦)一个,这福气还小呀?
就是在这样的“蜜罐陷阱”中,乌国渐渐失去了对二国的防备,但还没等它沉浸其中,一泼冷水便倾盆而下。
2005年,隔壁的吉尔吉斯斯坦在美国的鼓动操作下,爆发了“郁金香革命”,颜色革命瞬间让吉国陷入了长期动荡的局面之中,乌国也被不幸波及。
吉国的颜色革命尚未停歇,地处费尔干纳盆地的安集延就紧跟着爆发了武装骚乱。极恐分子袭击了警察和军营,抢走大量武器弹药,并释放狱中的罪犯。
骚乱瞬间就演变成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示威者高呼口号,要求现政府下台,眼看着,乌国也要步上吉国的后尘。
卡里莫夫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安集延处理骚乱,不到一天的时间,事件便被平息,虽然过程还算顺利,但169人死亡的结果,还是让乌国见识到了人心的险恶。
即使乌国政府已经将安集延事件定性为极端主义势力策划的反政府活动,但美国和西方国家还是在事后对卡里莫夫的行为大加批判。
看到美国“民主自由”面具下的狰狞面孔,乌国终于悟了……
7月29日,乌国采取反制措施,要求美军撤出驻汗阿巴德军事基地。美国为了再反制回去,转头就将卡里莫夫告上国际法庭。
然而这次,事情并没有按照美国的“剧本”发展,在多次提告无果后,美国只能按照要求关闭了军事基地,有生力量都撤往了阿富汗,徒留一地鸡毛。
至此,两大强国的中亚争夺战似乎临近了尾声,但留下的烂摊子,只是让这些本就不富裕的国家更加一蹶不振。
乌国本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但是这么多年的摸索和碰壁,早已磨平了刚独立时的棱角和锐气,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可能只是缺少一个机会,一个能将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未来再次连接起来的机会……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其实早在1998年,中国交通部代表团就在对乌国的访问中,与乌、吉两国的代表签署了汽车运输协定,中吉乌公路在此敲定。
而第二年,中国铁路专家就完成了在中吉乌三国建设国际铁路的可行性研究,全长577公里的中吉乌国际铁路规划,也在这时就提上了日程。
但由于这两个国家不是政变就是骚乱的,天天也没个安稳。
尤其是吉国南北部族政权的反复横跳,让吉国段的铁路始终无法决定走南线还是北线,再加上政权更迭带来的朝令夕改“后遗症”,为防钱打了水漂,这条铁路就被拖在了这里。
但乌国对这条铁路可是已经垂涎很久了。
要知道,乌国在苏联时期的铁路规划,就基本是“条条路通莫斯科”,毕竟作为原料供应地,乌国最大的责任就是供给联盟,这就导致了乌国本国的铁路网络一直得不到健全的发展。
而俄罗斯更是继承了苏联的地缘焦虑,为了把控住自己周边的一切,凡是过境俄罗斯的铁路运输,都要放在由它主导的框架内行进。
乌国和吉国就是掉在了既想搭上中国的“快车”,又不敢得罪俄国“大哥”的“中间地带”,所以一直摇摆不定,再加上国内又不太平,因此就将此事一直搁置着。
乌国本身就是内陆国,周边的所有邻国也全都是内陆国,作为一个“陆锁国”,乌国比任何国家都渴望找到一条走出去的道路,夹在这种地缘噩梦的缝隙中,乌国只能“左右逢源”。
可就是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中,中国于2013年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国际社会广泛响应。
也就是在“一带一路”的规划中,快要被遗忘的中吉乌国际铁路再次得到了重视。
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两大经济区,但广袤的亚欧大陆却成为了二者沟通的最大障碍,中吉乌铁路的修建,正是开拓和发展这两大区块的重要一步。
此外,我国一直都有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问题,特别是石油、铁、铜、铝这些大宗战略资源。
中亚地区,尤其是里海边沿,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等资源都比较丰富,提高我国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也就在这一条铁路之上。
最为关键的是,不要问中国有没有信心建成这条铁路,中吉乌公路的率先通车已经证明了,中国有能力也有毅力兑现我们的承诺,在大国博弈不止的今天,中吉乌铁路就是一条没有美俄阴影笼罩的全新通途……
历史的长河奔涌至今,当驼铃古道与现代铁轨在中亚腹地交汇,乌兹别克斯坦的机遇也随之而来。
真正的复兴之路,不在于选边站队的权宜之计,而在于将自身化作枢纽的勇气,当满载货物的列车最终冲破地理的桎梏,这个古老民族或许终将证明,最坚韧的束缚,往往孕育着最磅礴的破茧之力……
参考文献
[1]《列国志-乌兹别克斯坦》[M]孙壮志、苏畅、吴宏伟 编著
[2]《中吉乌铁路建设的必要性分析》[J]刘岩 著
[3]《吉乌两国地理劣势有望转化为优势:中吉乌铁路将成欧亚大陆物流新通道》[N]白波 文
[4]《中吉乌铁路将为地区互联互通开辟新通途》[N]关建武、李奥、赵戈 文
[5]《担心中国扩大影响 加紧拉拢中亚国家:中吉乌铁路进展快,美国坐不住了》[N]陈子帅、李强、莽九晨、柳直 文
[6]《中吉乌铁路将助推中亚经济腾飞》[N]何诗霏 文
[7]《中吉乌铁路预期升温,它能为沿线国家带来什么:乌兹别克斯坦高度重视将本国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对接,中乌之间的经济合作越来越密切》[N]钱小岩 文
[8]《美国国际开发署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援助评析》[D]陈菊霞 著
[9]《中吉乌铁路迎转机,中-欧最短货运路线要来了》[N]潘寅茹 文
[10]《中吉乌铁路线路宏观走向方案研究》[J]马嘉 著
[1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282399/answer/1222636619
[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8114331556777445&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