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赏花踏青
随着花木逐渐繁盛
因过敏到医院就诊的患者
也越来越多
春季赏花。记者 白琳摄
近期,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
过敏门诊日门诊量近百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主任崇巍教授也提醒市民:
如果在接触花粉等过敏原时,
出现呼吸困难、血压降低、
头晕冷汗等症状,
必须立即到医院急诊救治。
过敏其实是
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
过敏因何而起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崇巍介绍,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一些通常无害的物质,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等产生的过度免疫反应, “过敏其实是免疫系统被异常激活了。”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主任邓珊介绍,花粉过敏又称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或花粉症,是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植物花粉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当过敏体质者吸入或接触花粉颗粒时,免疫系统会错误地将花粉识别为“入侵者”,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引发鼻、眼、呼吸道等部位的过敏症状。
打喷嚏、流鼻涕、
眼睛红肿流泪、皮肤瘙痒……
事实上
过敏引起的症状不止于此
崇巍介绍,过敏反应在皮肤黏膜最容易发生,
过敏原接触到眼结膜,就会引起结膜炎,表现为眼红、眼痒;
若由鼻腔吸入,就会引起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
过敏原接触到支气管,就会引起咳嗽、气喘;
胃肠道黏膜接触到过敏原,那就会表现出胃肠道反应,如突然的恶心呕吐、腹泻等。
“春天来了,踏青时身上沾到花粉,出现 瘙痒、皮疹 等症状。尤其是那些 呈风团状 ,也就是鼓起来一片片的, 越挠越多 的皮疹,甚至 袜口、腰带处都起的 皮疹,很可能就是过敏症状。”
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
主要是树
自然界中的众多植物,
对于过敏一族
到底要躲避哪些花花草草呢?
其实,让大家疯狂打喷嚏的
主要是树,而不是花
据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过敏(变态)反应科对花粉浓度检测显示,大连花粉浓度212粒/千平方毫米,浓度等级偏高,主要致敏花粉为杨树、榆树、木樨科。
在辽宁,引起春季花粉过敏的元凶主要是柏树、杨树、桦树、梧桐、柳树、榆树及松树等树木花粉。而秋季主要为蒿、葎草、豚草等草类花粉。
树叶渐绿,花儿争相开放。记者 白琳摄
自然界中的植物根据花粉传播方式不同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两种。
风媒花通过风力播散花粉,一般无鲜艳的颜色,且没有香味,花粉颗粒轻盈、数量多、花期长,易于飘散,比PM2.5还小,能钻进鼻孔、黏在睫毛、甚至潜伏在头发里,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是引起花粉过敏的主要“元凶”。
虫媒花颜色较鲜艳,一般花冠大而显著,有黏性,如玫瑰、牡丹等,此类花粉容易黏附在蜜蜂、蝴蝶等昆虫身上传播,一般不会引起花粉过敏。
春天里色彩鲜艳的花儿。记者白琳摄
严重过敏可致命
这些症状赶紧自查!
很多市民觉得,过敏虽然是一种病,
但只不过给生活添了烦恼。
崇巍提醒:“严重的过敏是可以致命的。”
大连33岁的赵先生(化姓)因清明节期间上山扫墓,在树木丛中突然哮喘发作呼吸困难,好在家人意识到他是过敏所致,立刻把他背下山在车里用了常备的激素吸入剂,这才症状缓解。
医生还曾经接诊过一名小学生,每次秋季开学在学校待上一天多就会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每次都需要到急诊就诊,花粉季结束后他就不会再发作。后来检查发现,他是秋季花粉(蒿)过敏,由于学校周围蒿草特别多,花粉浓度更高,他表现出来的症状更重。现在他正在做蒿的规律脱敏治疗。
有这些症状赶紧自查!
如果你在花粉播散季节反复出现以下症状,而季节过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且每年基本都在同一时间发作,那么,你很可能就是花粉过敏!
●反复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
●眼睛红肿、发痒、流泪;
●面部或暴露部位出现红斑、荨麻疹、瘙痒等;
●严重时咳嗽喘息或呼吸困难。
如有这些症状,
别犹豫!立刻去医院!
崇巍教授表示:如果仅仅是打喷嚏、流眼泪、皮肤起疹子等症状,不必去急诊科。“严重的过敏会导致喉头水肿、气道狭窄,导致喘气费劲或过敏性哮喘,不及时处理就会窒息。此外,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冒冷汗,甚至造成过敏性休克。”
崇巍提醒市民, 严重过敏
一般都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发生,
起病迅速,务必及时处理
“一旦是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时,千万不要自己挺着。此时在家里服用抗过敏药已经来不及了,必须立即到医院急诊科,及时用上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在等待120急救车时,患者不要持续立位,最好坐着或者保持半卧位,防止晕倒。”
支招
提前用药让免疫系统“迟钝”
一旦市民因为接触过敏原导致过敏,
如何才能减轻过敏症状?
崇巍同市民分享了一个提前用药,“预防”过敏的方法:
“春天开花抽芽之前,可以提前用抗过敏药物,让免疫系统处于一个稍微‘迟钝’的状态。到了春花盛开的时候,就能够减轻症状。”
崇巍提醒,“服用抗过敏药物后,多数市民会犯困, 建议抗过敏药物在临睡前服用, 以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特别在服用抗过敏药后不宜进行开车、高空作业等。”
花粉过敏人群要知道这些“冷知识”:
● 晴天比雨天更危险(下雨反而能“镇压”花粉)
● 花粉浓度高的日子建议避免外出(安全又省钱)
● 别怪鲜花,真正诱发过敏的是树和草的花粉
物理防御
外出开启“全副武装”模式:出门戴防花粉口罩、眼镜,涂抹花粉阻隔剂。
●口罩使用N95最佳,普通医用口罩能挡70%花粉,专业防花粉口罩效果更佳;
●护目镜选择防风镜更佳;
●出门可以穿光滑面料的外套(风衣/冲锋衣),进门先抖三抖。
上午10点-下午5点(花粉高峰期)门窗紧闭,空调开内循环; 回家后 外衣反折收纳,此外还要进行 全面清洗,要 洗脸、冲洗鼻腔。
●注意:别在户外晾衣服,否则将会收获一件“花粉衣”。
用药小贴士
口服抗组胺药:可以减轻发痒、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但易引起困倦。
抗组胺滴眼液:可缓解眼部瘙痒或异物感。
鼻喷激素:局部使用更安全,每天使用效果最佳,连用数日才能起效,对鼻塞和鼻后滴漏的效果较好!
洗鼻: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冲走过敏原还能收获通透感。
生物制剂:若上述治疗后症状仍反复发作,可选择我们最后的“杀手锏”:抗IgE单抗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可通过阻断致病抗体IgE与花粉过敏原的结合从而减少过敏炎症介质的释放,大大减轻过敏症状!
脱敏治疗
对于部分花粉过敏,在花粉季结束后可考虑做脱敏治疗,可达到根治效果。
注意!
这个用药误区很多人都有
邓珊主任介绍,由于鼻塞是困扰鼻炎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很多患者为了缓解鼻塞,会去药店或网上购买一些鼻用减充血剂(如羟甲唑啉、赛洛唑啉、萘甲唑啉等)。这些药物可对鼻塞获得良好临床效果,但不正确使用或滥用则容易发生药物性鼻炎,甚至其他不良反应。比如,这种药物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间断使用不超过14天,但门诊遇到有些患者一用就小半年,甚至常年使用,危害非常大。 因此,医生不建议从网上或药店自行购买和使用打着各种噱头的喷鼻剂、滴鼻剂、鼻用膏剂,如“日本佐藤鼻炎喷雾”(也是一种减充血剂)等,以免发生药物性鼻炎。
来源:辽沈晚报(lswbwx)综合沈阳日报、海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