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一个在战场上频频失利的朝代,却在审美领域让人眼前一亮,甚至忍不住想拍桌子叫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军事上的软弱似乎成了宋朝甩不掉的标签,可它在文化和艺术上的光芒却耀眼得让人无法忽视。经济富得流油,GDP一度占全球六成以上,这钱没白花,全都化成了美的享受。
从画卷上的山水到手里的瓷器,从穿在身上的衣服到打仗用的盔甲,再到喝茶吃饭的讲究,宋朝人把日子过成了艺术品。
先说说宋朝的画,那是真能让人看呆。山水画在这时候彻底火了,画得不光是山山水水,更是一种心情。
拿范宽那幅《溪山行旅图》来说,山高得像要戳破天,瀑布哗哗往下冲,小路上还有几个人慢悠悠地走,远处寺庙若隐若现。
这画看着就让人觉得心里静下来了。范宽这人挺有意思,爱喝酒,喜欢山林,跑到终南山里住着,天天对着大自然琢磨怎么画,结果画出来的山石跟真的一样,粗糙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
再看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这家伙才十八岁就画出了这么一幅大长卷,山连着山,水接着水,村子、船、人,一个不少。
颜色用的是矿石磨出来的青绿,亮得刺眼,过了千年还跟新的一样。听说他画这幅画时,皇帝亲自盯着,半年就搞定了,天才果然不讲道理。
还有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面简单得不行,就一条小船一个渔夫,水面上几笔波纹,剩下全是白。少得恰到好处,反而让人觉得空旷得舒服。宋朝的画就是这样,不光技术牛,心思也深。
书法这边也好不到哪去,尤其是宋徽宗搞出来的瘦金体,写字跟画画似的。字细得像铁丝,却硬朗得很,每个笔画都利落得不行,看着就觉得带劲。
他本来就喜欢书法,学了不少前辈的路子,最后自己整出这么个风格。瘦金体不好写,手得稳,心得静,不然一抖就废了。他的字,比如《秾芳诗帖》,每一个都像精心刻出来的,横平竖直还透着股灵气。
宋徽宗自己爱写,还逼着宫里的人一块练,搞得这字当时就火遍了。现在还有人迷这个,拿来练手,确实有种特别的味道。
瓷器更是宋朝的拿手好戏,尤其是汝窑那抹天青色,简直美得没话说。颜色像雨后刚晴的天,清清淡淡,拿在手里温润得像玉。
听说宋徽宗做梦梦到这种颜色,醒了就让工匠烧,结果汝窑就出了名。烧这个可不容易,得用玛瑙掺进釉里,火候还得拿捏得死死的,一不小心就砸了。
成品不多,现在留下的也就几十件,珍贵得不得了。有一件小碗,拍卖的时候卖了快三个亿,够买几栋楼了。
汝窑的东西造型简单,表面有点细纹,反而显得古朴,宋朝人就喜欢这种低调的美。
衣服和盔甲也得提一提。宋朝的官服看着挺素,但细节多得很。
天子穿的深红袍子,长短正好,袖子宽宽的,边上还镶黑线,配上帽子和靴子,庄重又不死板。跟唐朝比起来,宋朝衣服没那么花哨,更像汉人的老传统,透着股沉稳劲儿。
盔甲呢,虽然打仗不咋地,但做工一点不含糊。步人甲是重步兵的装备,铁片一片片连起来,差不多三十斤重,披上就能挡箭挡刀。
铁片排得整整齐齐,看着就威风。军官的盔甲还加了点装饰,比如兽头吞口,气势更足。战场上用得上,平时看着也养眼。
女人的凤冠就更讲究了,皇后戴的那种,上面有龙有凤,镶满珠子,金光闪闪。普通贵族女人戴的稍微简单点,但也够精致。宋朝人做这些东西,真是下了血本。
日常日子里的美也不少见。先说茶,宋朝人喝茶不是随便灌一口就算了,得玩出花样。
点茶这招挺绝,把茶末倒进碗里,热水一冲,用竹子做的茶筅刷刷刷一搅,茶汤就白乎乎的了,泡沫还得粘在碗边上不散。光看这个过程就觉得有意思。
他们还爱斗茶,比谁的茶颜色正,泡沫细,谁就赢。新茶出来的时候,大家聚一块玩这个,既热闹又有品位。
茶馆到处都是,大城市像汴京、临安,街上随便走走就能撞见。里面不光卖茶,还有人讲故事、弹曲子,冬天有热饮,夏天有凉茶,日子过得太舒服了。
吃饭也很有讲究。《东京梦华录》里提过一道“蟹酿橙”,听着就馋人。把橙子掏空,塞进蟹肉,加点橙汁和酒一蒸,香得不行。
橙子甜,蟹肉鲜,混一块吃,既好看又好吃。南宋有个将军请皇帝吃饭,就上了这道菜,皇帝吃完直夸好,后来就传开了。
现在杭州还有人做这个,G20的时候也端上桌,宋朝的味儿算是留下来了。吃的东西能弄得这么精致,宋朝人真会享受。
房子盖得也漂亮。宋朝的建筑看着就舒服,屋顶翘得有点弧度,轻巧得很。里面空间大,窗户多,光线足。梁上柱子上全是雕花,斗栱那玩意儿既能撑房顶,又好看。
像杭州的六和塔,八面飞檐,高得吓人,开封的铁塔也是,稳稳当当还带劲。这些建筑不光实用,站在那儿就是一道风景。
衣服穿得也斯文。男的爱穿长袍,黑白为主,简单又大气。女的穿短上衣配长裙,外头再套个褙子,边上绣点花,温柔得很。
跟唐朝比,宋朝衣服没那么艳,但瘦长感很讨喜。受了理学影响,大家都喜欢淡雅,衣服上花样不多,却看着就舒服。
园林更不用说了,宋朝人玩这个最拿手。像司马光在洛阳弄了个独乐园,二十亩地,七个景点,每个都跟历史人物挂钩,住着就觉得有文化。
苏州的沧浪亭也差不多,山啊水啊混一块,亭子搭得刚刚好。后来这些园子影响了好几代人,宋朝的审美真是渗透得深。
总的来说,宋朝打仗确实不灵,丢了不少地盘,可这没挡住他们在审美上的牛气。画、字、瓷器,衣服、盔甲、日子里的点滴,哪样拿出来都让人挑不出毛病。
经济好是个大底子,GDP占全球一半多,钱多自然有闲心搞这些。他们不靠武力征服人,却用文化把美传得远远的。
宋朝的美,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静静地渗进骨子里,过了千年还让人觉得厉害。这份能耐,真不是随便哪个朝代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