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不少人聊演义,除了聊吕布、五虎将这些超一流猛将之间的武力对决,可能还少不了经常提到一个人。

此人就是张郃,一个不是超一流猛将,却有不逊色于其魅力的魏之名将。



张郃最为人称道的战绩就是20回合输给马超,30回合败于赵云,却在瓦口隘跟张飞打得有来有回。

穰山之战:三十回合输赵云,张郃真的打不过吗?

演义中有一幕令人费解:穰山突围时,赵云一枪挑翻高览,三十回合杀退张郃,但之后却由于张郃一军守住关隘,“路窄不得出”。如若不是关羽引兵支援,后果也许很严重。



表面看,张郃似乎被赵云碾压,但细品之下,这场败退堪称“教科书级演技”。

张郃的算盘打得精:

高览与他同为“河北四庭柱”,实力不相上下。

赵云秒杀高览后,张郃心里早打起了鼓:“硬拼?下一个被捅穿的就是我!”



但他更清楚——此战核心任务是堵死刘备退路。于是,他果断选择“战略性撤退”:三十回合虚晃几招,立刻退守隘口。看似败退,实则卡住咽喉要道,让赵云空有武力却冲不出去。

黑白锐评:

张郃输给赵云是真,但“输得值”更是真!他用三十回合的“面子”,换来了扼守关隘的“里子”。

若真拼到鱼死网破,也许该落得高览的下场,哪还有后续曹魏第一猛将的地位?



而且,从后来曹操对刘备没有穷追猛打,看得出来他还是打算放这个对手一条生路:操见玄德去远,收军不赶。

张郃兴许读懂了主公的心思,这点到为止的败走,不逞英雄主义的睿智,反倒让他安然无恙。

潼关二十回合败马超:职场老油条的“敷衍学”

再看潼关之战,马超为报父仇杀红眼,连败于禁、张郃、李通。



于禁扛了九回合,李通被一枪毙命,唯独张郃“坚持”二十回合才退。

张郃的职场生存术:

1. 对标同事,精准摸鱼:于禁只撑了九回合,张郃若打十回合就撤,显得太菜太敷衍;打三十回合又可能丢命。于是二十回合成了“安全区间”——既显得比同僚卖力,又不至于被马超捅个透心凉。



2. 老板面前刷存在感:马超来势汹汹,阵前单挑不能太掉分,张郃此时出战,哪怕装装样子,也能在领导心中混个“忠勇”人设。

黑白锐评:

张郃的二十回合,本质是“职场表演赛”。

马超再强又如何?张郃早看透乱世生存法则:拼命是不可能拼命,命是自己的!还不到时候!与其学李通当炮灰,不如浅尝辄止。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瓦口隘五十回合抗张飞:绝境下的“保命哲学”

到了瓦口隘之战,张郃却像换了个人。

面对张飞的蛇矛,他竟在遭遇中计之时,还能硬扛五十回合。难道张郃突然打通任督二脉?非也!



军令状逼出真本事:

此战张郃早已中计,三寨被夺,退路被断。他心知肚明:“逃不掉,只能拼!

更关键的是,张郃此战是立了军令状的——他自告奋勇要攻取巴西生擒张飞,若无办到必军法处置!

古代军令状不是儿戏,完不成任务轻则降职,重则斩首。张郃深知,若此时溃逃,即便躲过张飞,也躲不过曹洪的刀。与其被军法砍头,不如拼死一搏!



一边打一边盼援军,结果发现蜀军连老家都端了。

黑白锐评:

张郃的五十回合,既是“困兽之斗”,更是“制度压迫下的爆发”。罗贯中在此暗藏深意:人在高压下,潜力往往超乎想象。张郃若没立军令状,恐怕早溜了——毕竟他的信条是“苟命第一”!



张郃逼出潜力的动力是苟命,而曹洪的动力则是救主,死战马超四五十回合就是最好的诠释。

张郃的逆袭密码:苟得住,熬得久,变得快

纵观张郃生涯,从袁绍降将到曹魏顶梁柱,他靠的不是“天下无敌”,而是三大生存法则:



1. “苟”字诀:打不过就跑,绝不头铁(参见穰山、潼关)。

2. “熬”字诀:活得比吕布、关羽、张飞都长,硬生生熬成“老资格”。

3. “变”字诀:前期划水保命,后期独当一面,甚至让诸葛亮都为之忌惮,不得不设计将其击杀。



黑白锐评:

张郃像极了职场里的“老狐狸”:年轻时低调攒经验,中年时谨慎站队,老年时凭资历上位。

他的战斗力或许不及五虎将,但他的生存智慧,却让他在三国乱世活成了最大赢家——毕竟,活到最后,才有资格写进历史!



结语

张郃身处凶险的战场,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游刃有余:

打赵云时“以退为进”,战马超时“敷衍了事”,抗张飞时“困兽犹斗”。

不同的对手,不同的策略,不变的是一颗“想活下去”的心。



正是军令状的致命压力,让他爆发出了超乎寻常的战力,才能与燕人张飞有五十回合的大战。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在你看来,张郃为何能与张飞有这么一场旷世大战呢?

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友善交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