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在2024年合同到期后,通过受限制自由球员身份加盟北京首钢,获得4年顶薪合同。广东男篮虽拥有优先续约权,但最终尊重其个人选择,未设置障碍。
于德豪(原新疆男篮)新疆男篮在合同期内主动放行,允许于德豪转会至山东男篮,追随恩师邱彪,山东队为其提供了一份“2+1”新合同。
周鹏(原深圳男篮)合同到期后选择留队深圳,放弃回归辽宁或广东的可能性,继续作为球队核心效力。
李添荣(上海男篮,B类合同)上海需用D类顶薪才能独家续约,但球队可能不愿为其使用顶薪名额,因此李添荣或进入转会市场。其运动能力和投篮技术备受关注,适合需要本土阵容厚度的球队。
林葳(同曦男篮,A1类合同)同曦需提供B类合同即可续约,但林葳作为球队核心可能要求更高待遇。潜在去向包括:同曦顶薪续约、转会其他球队或尝试海外联赛。
张宁(山西男篮,B类合同)山西已用两个顶薪名额(原帅、葛昭宝),可能不会为张宁提供顶薪。其关键时刻的强硬作风可能吸引其他球队报价。
邹阳(福建男篮,A2类合同)福建拥有B类合同优先权,但若球队继续摆烂,邹阳可能寻求加入有竞争力的队伍。其场均15.6分8篮板的数据具备吸引力。
陈国豪(北控男篮,A2类合同)北控可能放行,广州和山东是潜在下家。广州因广工夺冠背景和焦泊乔受伤需求更大,山东则需要补充内线深度。
孙铭徽(广厦男篮)公开表示“下赛季去向未定”,北京北汽是主要争夺者,广厦可能因交易筹码不足放人。
胡金秋(广厦男篮)对加盟广东男篮持开放态度,但需广厦与广东达成交易协议,可能涉及球员互换或高额转会费。
曾凡博(北京男篮,A1类合同)类似林葳的情况,北京需提供B类合同续约,但球员可能寻求更高薪资或转会机会。
2025年休赛期的球员流动将围绕顶薪名额分配、球队重建需求以及球员个人意愿展开。周琦、于德豪等已完成的转会影响联赛格局,而李添荣、林葳等年轻球员的动向可能进一步改变各队竞争力。具体结果需等待8月合同到期后的官方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