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虽然但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建议一边听着万青的歌,一边读这篇文章,带入感更强。
杀死那辆石家庄电动车
要说这12级大风啊,气氛烘托到这个份儿上,可以说是,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上班的,提前下班:
图:tiannnnnna/小红书
超市里空空如也,抢购一空:
图:京巷雅致生活/小红书
有人窗户贴了“米”字胶带:
图:是卷卷呀/小红书
有人贴了“麦”字胶带,因为麦克风:
图:宝石Jasper/小红书
但是大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知道居安思危,未风绸缪,防患于未然。
这不,据说石家庄的河北科技大学的学生,得知12级大风要来,提前把车子放倒了,等风来:
图:NAODONG/小红书
如图所示,校园里地上躺满了电动车和自行车,有的车主还给裹上了防风衣。
那意思仿佛在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你不是要来吗?我先躺平,你过来打我呀?
你看,我的朋友,当代年轻人的精神状态,有多好,略见一斑:能屈能伸的外表下,裹着一层威武不能屈。
抵抗不了,不如主动躺平
躺平,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但这被迫“主动躺平”的自行车,给躺平俩字赋予了新的生命,瞬间 升华,光彩照人,启发灵感一大片。
有人说,当你对抗不了大环境的时候,主动躺平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说,还是新脑子好使:
有人说躺平应该离近点,团结就是力量:
有人说,他强任他强,清风拂电车:
有人说这叫躺着等风走:
有人给这张照片起名《等风来》:
有人以为是凶杀案现场:
有人说,生活将我绊倒,我席地而躺:
有人说一点动静没有,超市动静比较大:
有人说套了挡风衣容易刮到天上:
有人说好多地方的电动车、电三轮也“主动”躺平了,没躺平的,也被绑架得紧紧的,仿佛是自己的软肋一般:
有人说,还是大学生聪明:
有人说,风你看,能干的都帮你干了,你就别来了:
有人担心风太大,躺平了也会被按在地上摩擦:
有人说,风这要是不来,说不过去:
有人说,等风来,比如追风去:
有人说,如果风向正好相反,会不会吹立起来:
有人说因为无法抵抗,所以就躺下了:
有人说,这叫《杀死那辆石家庄电驴》:
有人说提前放倒的都是聪明人:
有人替风说,你们都投降了,我还没来,没意思:
有人说这些电动车好乖:
有人说,没有一个空气是无辜的:
有人说,说句抛尸现场不过分吧:
有人想起了莫言:
有人说,都在等风来,风在看笑话:
风说,谁汤姆比我先到一步:
有人说,搞笑中带着无奈:
有人说,会不会被好心人扶起来:
有人说应该拿掉车罩,否则风来了车会变成一个风筝:
有人说,风来了,都会笑抽,名副其实的抽风:
有人说,同事口头禅就是等死不做作死:
有人说,躺平,最好是绑在一起,装袋,才稳固:
我竟无力反驳,从某种程度上说。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躺平的电动车,我居然感觉被安慰到,甚至有点被治愈了。
有那么一刻,我竟然忘了12级大风,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可能就大驾光临了。
面对12级大风,我该怎么办?
说点正经的吧,关于这破风。
这部分建议多看几遍,或者收藏,当然,我希望有些建议,你用不到。
以下是我查到的一些资料,面对12级大风,该怎么做,仅供大家参考,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务必帮我指出来。
一般来说,面对12级大风(超强台风级别,风速≥32.7m/s),需采取以下全面安全措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提前预防与准备
关注气象预警
持续通过官方渠道(气象局、应急管理部门)获取实时预警信息,明确大风影响时段、范围及强度,提前知晓可能伴随的暴雨、风暴潮等次生灾害。
确认所在区域是否属于高危地带(如沿海、山区、低洼易涝区),提前与社区或物业沟通应急方案。
加固室外设施
家庭 / 住所:检查门窗是否牢固,加装防风撑杆、密封条或木板加固;关闭阳台、露台门窗,移除窗台、阳台摆放的花盆、杂物、晾衣架等易被风吹落的物品。
户外场所:加固广告牌、围挡、临时工棚、屋顶太阳能板等,必要时联系管理方拆除或加固;检查树木是否有枯枝,提前修剪或支撑,避免倒伏。
储备应急物资
准备手电筒、充电宝、备用电池、应急灯(避免使用蜡烛,防止火灾);储备 3 天以上的饮用水和不易变质的食物(如压缩饼干、罐头)。
准备急救包(含绷带、碘伏、止血药等)、备用口罩、雨衣雨靴,以及重要证件(身份证、户口本)的防水收纳袋。
室内安全措施
减少外出,远离风险区域
必须留在家中时:远离门窗、阳台,选择房屋中央或较低楼层的房间躲避,避免靠近玻璃幕墙或易受冲击的位置。
若在高层建筑:注意电梯可能因断电停运,提前确认楼梯通道是否畅通;避免在阳台逗留,防止高空坠物。
切断危险电源,检查燃气
拔掉不必要的电器插头(如电视、空调),防止雷击或电路短路引发事故;关闭燃气总阀,检查管道接口是否漏气,避免燃气泄漏遇火花爆炸。
应对停水停电
提前接满水桶储备生活用水(如洗手、冲厕);关闭冰箱、冷柜减少开合,延长食物保鲜时间;使用应急电源时注意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如燃油发电机不可室内使用)。
户外避险要点
避免暴露在危险环境中
严禁外出,若必须外出,穿戴防风衣物,远离以下区域:
广告牌、老旧建筑、围墙、树木(可能被吹倒或枝叶坠落);
电线杆、变压器、裸露电线(可能漏电或断线,导致触电);
沿海、河边、山坡(可能遭遇风暴潮、洪水或山体滑坡)。
行走时弯腰降低重心,远离高层建筑底部(防止玻璃幕墙碎片飞溅),避免骑行或驾驶,车辆停放在空旷安全处,远离大树、广告牌。
特殊场景处理
在车内:停车至地势较高的开阔地带,远离水域、广告牌、树木,关闭车窗,切勿在车内避风(可能被倒伏物体砸中)。
在公共场所:听从管理方指挥,撤离至室内安全区域(如地下车库需确认是否防涝),远离玻璃门窗。
灾后检查与应急处置
大风过后谨慎行动
先检查房屋周边是否有电线掉落、树木倒伏,确认安全后再外出;避免触碰潮湿的电线或金属物体,防止触电。
检查家中是否有漏水、管道破损,及时联系维修;清理阳台、屋顶的杂物,避免堵塞排水口。
及时报告险情
若发现燃气泄漏(闻到异味),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或使用明火,到室外安全区域拨打燃气公司电话;
遇电线掉落或触电风险,立即拨打供电热线(如 95598)或 110;
若发生人员受伤,第一时间拨打 120,并做好现场急救(如止血、固定骨折部位)。
特殊人群与场所注意事项
老人、儿童、孕妇:提前转移至安全区域,由专人陪护,避免单独留守。
建筑工地、临时住所:人员全部撤离至坚固建筑,加固或拆除临时工棚,切断电源。
农业、渔业:渔船回港避风,养殖设施加固,农田做好排水防涝准备。
核心原则:生命安全优先,避免侥幸心理。
12 级大风破坏力极强,提前撤离至安全区域(如政府指定的避难所)是最可靠的选择。
若无法撤离,务必保持冷静,持续关注预警,做好室内防护,直至官方宣布风险解除。
“躺平”的艺术:能屈能伸
《道德经》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类似柔弱胜刚强的思想,贯穿整本《道德经》。
那么,能屈能伸,和躺平是一回事吗?
“大丈夫能屈能伸”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处世智慧,其核心在于强调面对人生境遇时的灵活韧性与主动调适。
1️⃣“能屈能伸” 的深层内涵:主动调适的生存智慧
哲学渊源与核心本质
“能屈能伸” 源自《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本质是一种基于理性判断的策略性选择:
“屈”:并非无原则的妥协或自卑,而是面对困境时的隐忍、蛰伏,是为保存实力、等待时机的主动退让(如韩信受胯下之辱、勾践卧薪尝胆)。
“伸”:也非盲目冒进,而是时机成熟时的果断行动、积极进取,体现对目标的执着追求。
二者统一于 “大丈夫” 对理想的坚守,暂时的 “屈” 是为了更长远的 “伸”,核心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动态平衡。
精神内核:韧性与担当
“能屈能伸” 的主体是 “大丈夫”,即胸怀大志、有责任感的人。
其 “屈” 中有 “志”,“伸” 中有 “义”,强调在逆境中保持清醒认知,在顺境中勇于承担责任。
苏轼被贬黄州时 “屈” 于仕途挫折,却在困境中修炼心性、创作传世之作,最终以豁达心态 “伸” 展人生境界,正是韧性与担当的体现。
2️⃣“躺平” 的本质:消极规避的生存选择
“躺平” 作为现代社会的流行语,通常指面对压力时主动放弃奋斗、降低欲望、消极应对生活的态度,其核心特征是:
被动性与逃避性:躺平者往往因现实压力(如竞争激烈、阶层固化等)选择 “不作为”,本质是对困难的消极规避,而非主动调适。
部分年轻人因职场内卷选择 “躺平”,并非出于对目标的战略调整,而是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
缺乏方向性与目标感:躺平者的 “屈” 是无目的的退缩,既不指向未来的 “伸”,也不伴随内心的成长。“躺平” 的人,可能长期沉迷游戏、拒绝社交,陷入 “低欲望” 状态,实则是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放弃。
3️⃣二者的本质区别与联系
核心分歧:主动 VS 被动,目标导向 VS 无目标性
“能屈能伸” 的 “屈” 是主动选择的策略,以 “伸” 为最终目的,隐忍中蕴含对未来的规划(如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躺平” 的 “屈” 是被动接受的结果,以 “避” 为核心,放弃了对 “伸” 的追求,本质是目标感的消解。
价值取向:进取性 VS 消极性
“能屈能伸” 的本质是以退为进的进取精神,强调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生命力;而 “躺平” 则倾向于反进取、反竞争的消极心态,可能导致个人能动性的萎缩。
特殊情况下的关联性:警惕 “伪躺平” 与 “真韧性”
现实中可能存在 “策略性休息” 与 “躺平” 的混淆:比如短暂调整状态、沉淀自我(如辞职学习、间隔年),本质是为未来 “伸” 做准备,属于 “能屈能伸” 的现代演绎;
真正的 “躺平” 是长期放弃行动,拒绝任何 “伸” 的可能性,与 “能屈能伸” 的主动调适形成根本对立。
4️⃣现代语境下的辩证思考
拒绝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
当代社会压力下,“能屈能伸” 并非要求无条件 “硬扛”,也需包容合理的 “屈”。
正视自身局限、拒绝无效内卷,在 “屈” 中探索更适合自己的 “伸” 的路径(如转型、深耕细分领域)。
而 “躺平” 若仅作为短期调整心态的缓冲,未必完全负面;但若成为长期生存状态,则可能丧失成长机遇。
回归 “屈伸” 的核心:以 “志” 为锚
判断是否 “能屈能伸”,关键看是否有清晰的价值目标。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 “屈”(归隐),是为坚守 “不为世俗所困” 的志向,最终在田园诗中 “伸” 展精神境界,这与 “躺平” 的无目标性截然不同。
屈伸之间,彰显生命智慧
说来说去,“大丈夫能屈能伸” 与 “躺平” 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目标为指引的主动选择,在 “屈” 中积蓄力量,在 “伸” 中实现价值;后者是放弃目标的消极逃避,在 “屈” 中迷失自我,在 “不作为” 中消解意义。
真正的 “能屈能伸”,从不是简单的 “能忍” 或 “能拼”,而是如《周易》所言,“变通配四时”,像自然四季般顺应规律,在寒冬时蛰伏,在春日里生长,既不盲目硬抗,也不彻底躺倒,始终保持对生命的主动驾驭。
这或许才是当代人面对复杂世界时,应有的生存智慧:暂时的 “屈”,是为了让 “伸” 更有力量。
真正的 “躺平”,从来不该是人生的答案,而只是成长路上的一次短暂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