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书家
王师平
王师平:六十年代人,河南偃师人,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和中国电力书法家协会会员。其作品以欧楷为特点,多次入展河南省群众书法展和全国电力系统书法展,并在国家电网报上多次发表作品。其作品《岳阳楼记》曾被西安文化魂研究院收藏。
王师平毕业于河南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后分配到空军部队。1984年3月。随原部队进驻云南砚山机场轮战。参加了“老山者阴山自卫反击作战”。在部队期间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得先进个人和嘉奖。1993年转业至河南三门峡。
工作之余,王师平常常研习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和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以田氏兄弟楷书为范本起步,勤奋耕耘,博取众长,并得到书友们的鼓励和支持。
王师平的书法讲究工整,不偏不倚,端庄大气,如同他的性格和为人,正直善良,端端正正。王师平以一种风格坚持不懈,数十年如一日,练就了他的楷书静雅内敛,文气蔚然。
王师平说,“无论梦想多么遥远,只要坚持就能到达!”是的,不管是谁,无论身处哪里,只要把梦想刻在奋斗的坐标上,就能点亮自己,照耀未来。
景秀中华 瓷名天下
陶瓷,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民俗文化。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球,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生产瓷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唐代烧造出洁白如玉的白瓷,便有“假玉器”之称。在宋代御赐殊荣,即皇帝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给景德镇,于是景瓷驰名天下。景德镇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磐”尤其是融工艺、书法、绘画、雕塑、诗词于一炉,诚乃"贵逾珍宝明逾镜书比荆关字比苏”,典雅秀丽的青花五彩缤纷的彩绘,斑斓绚丽的色釉玲珑别透的薄胎,巧夺天工的雕塑,无一不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国韵传承 玉瓷同行
以弘扬中国书画艺术为根本,传承发展中国玉器艺术为宗旨,将玉器艺术这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书画艺术相结合,促进书画艺术和玉器艺术的创新发展,传承与保护玉器艺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贯穿了中华文明史,深深地影响了古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一个标志。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文人墨客及他们笔下的辉煌巨作。玉与书画的结合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创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它将书法的灵动、绘画的意境与玉石的温润完美融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结合形式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
作品鉴赏
王师平先生的书法作品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其艺术成就令人赞叹。他的书法以欧阳询体为基础,笔力苍劲,如锥画沙,笔法精准,气势雄浑,展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力。在创作中,他充分发挥对书法的独特理解,增加笔画变化,丰富笔意,使字体既飘逸灵动,又厚重稳健。
他的作品格调清新雅逸,下笔婉丽中带有清刚之气,既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又能在传统中出新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章法上,他的作品运实为虚,实处皆灵,以虚为实,断处俱续,字外有笔、有意、有势、有力,展现出书法的美感与文人的境界。
王师平先生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传递出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追求,让人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书法与人本真性情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