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传奇球员三浦知良接受了J联赛官方应援频道的长采访。



谈职业生涯

“我的职业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具体踢了多少年球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每天支撑我的,纯粹是想要上场比赛的欲望。比起各种记录之类的,如何将状态调整到最佳才是我的日常重心,我可能比大家想象的更不在意这些纪录。当然...我的职业生涯说是弹指一挥间也行,说是漫长岁月也不错。”


谈对身体的保养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测血压,基本上高压在115左右,低压在60上下。心率大概维持在45次每分钟,体脂率保持在12%左右,为了维持这些数据其实很辛苦。”

“即便寒冬,也会在阳台放置冰浴桶,先在浴室浸泡温水6-8分钟,再披着红色浴袍移步阳台进行冷疗。”


谈远藤保仁


“虽然他在起步时步履维艰,但是贵在坚持,终于向大家展现了自己。当然,他本就拥有出色的技术,但仅靠技术是无法在职业赛场生存的。他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踢球,每一场比赛都贯彻着自己的意志。”

“不像那些因教练训斥就萎靡不振、状态低迷的球员,他从未有过这种时刻。后来,他不仅成为日本国家队的核心,更在世界杯大放异彩。见证他的成长,我也由衷地替他感到骄傲,尤其是在京都不死鸟效力期间和他共事的时期。”


谈里维利诺

“当牛尾巴这个由里维利诺首创的动作在日本亮相时,我亲眼目睹的瞬间就被震撼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我最敬仰也最喜爱的球员。正因如此,我也格外钟情11号球衣。”

“更具体来说,家乡球队有一位身穿11号的前辈,他正是里维利诺的狂热粉丝。知晓这段渊源后,我也开始研究里维利诺的技术,并逐渐为之着迷。虽然我的球风与他并不相同,但这份传承确实紧密相连。”


谈香川真司


“18年世界杯期间他正饱受伤病困扰,而日本国家队也迎来了新生代球员的冲击,即便强如香川真司,其核心地位也难免动摇。作为同样经历过伤病低谷的前辈,我衷心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我期待他在国家队大放异彩,也说但凡能帮上忙,我定当竭力相助。虽说不该像对待孩子般操心,但香川真司于我而言就像弟弟一样,至今我们仍然保持着联系。看着并肩作战过的球员登上世界顶级舞台,这种自豪感难以言喻。能与他同场竞技,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今年大阪樱花的揭幕战他还取得了进球,我当然希望他继续征战。但是否退役这个决定最终取决于本人,退役往往交织着复杂的因素,绝不止是年龄因素。虽然总期盼着球员能延续职业生涯,可要是人人都像我这样一直踢下去,反倒会成怪事。”


谈前川黛也


“直到现在,我仍经常观看J联赛神户胜利船的比赛。每当看到前川和也的儿子前川黛也登场,那背影和跑动的姿态,像极了他的父亲。”

“不过说实话,前川黛也的脚下技术可比他父亲当年精湛得多。但正因为知道他是前川和也的孩子,总会不自觉地心生亲切感。”

注:前川和也与三浦知良同为1993年日本队“多哈惨案”的亲历者。


谈心态的转变

“岁月愈久,愈能体会真正的朋友何其珍贵。他们最懂得我纯粹为热爱而踢球的初心。什么战术布置、会议指示,我几乎全无印象。”

“虽说442阵型是主流,但我们在多哈采用的并非双前锋配置。当被问及站位时,我坚持说自己踢的是左路。说来有趣,我司职前锋却非传统射手。留洋巴西时我踢的是边锋,专门为队友创造机会,毕竟我也曾是盘带好手。到三十岁后我转型成了射手,很喜欢在禁区里不停球直接打门得分。"


谈射门的技巧

“精准射术的精髓在于培养目标意识,不是盲目发力爆射,而是明确打向球门的死角,世界顶级射手都皆深谙此道。不过话说回来,不这样做却仍能斩获200球以上的,恐怕只有中山雅史这样的传奇了。”


谈职业态度

“18岁刚刚成为职业球员时,自然难获出场机会。那份坐冷板凳的不甘,让自己在无法稳定首发时,始终会涌上心头。这种无法登场的懊恼、自我怀疑,以及必须加倍训练的紧迫感,非但没有减小,反而愈发强烈。五年前的我根本想象不到今天还在征战,每年都想着'拼尽这一年,踢好今天这场',仅此而已。”

“电视上常说我要踢到60岁,但连我自己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至今仍抱着想要变强的信念训练:‘这样改进或许能提升技术’、‘现在的停球水平还不足以应对比赛’——这就是我的的职业态度。"

“我始终认为,这种信念会伴随职业生涯直到退役,就像人生永远没有彻底满足的时刻,关键在于不断树立新的目标去拼搏。目标之所以迷人,正因其永不可及,我们永远在追逐的路上。”

“就像巴西传奇里维利诺,虽然现在年轻人可能不知他是谁,但他踢球的方式令我向往。说到底,竞技体育胜者为王,为团队贡献更多精彩表现的成就感是最无可替代的。”

“无论在国家队,还是在如今在观众寥寥的低级别联赛,只要踢出值得喝彩的瞬间,那份激情就依旧如初,我依然渴望在正式比赛中缔造这样的时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