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关怀式诈骗"盯上独居老人…
"阿姨,我是**微保理赔专员,您账户有大额理赔钱款即将到期扣费!"
。。。
温情开场白背后
实为远程操控手机的陷阱!
已有老人为"领取补贴"
下载木马软件!
血汗钱一夜蒸发!
紧急提醒:
天上掉的不是馅饼
是刀子!
1
真实案例
3月7日
退休居民王先生收到一条手机短信
内容如下:
“您的订单已完成支付9600元,请关注平台
如有疑问请拨打电话166********“”
王先生心存疑惑便拨打了电话
对方声称自己是“腾讯微保”的工作人员
王先生参与了他们公司的投保
并且该保险业务是到期自动扣费的
取消业务需联系某QQ号办理
图片来源:腾讯官方保险代理平台
由于王先生对互联网保险服务不熟悉
为了避免扣款
便听信了该“工作人员”的说辞
并按照要求添加了QQ号
随后取得了一段关于如何取消保险的文字说明
同时对方向王先生索要了
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
并按照要求下载了远程操作软件
进行了人脸识别
就这样在对方的一步步诱导操作下
骗子轻松获得了王先生的银行卡账号及密码
之后王先生收到两条银行消费短信
10万余元不明不白地“花”出去了
这时王先生才发现自己被骗
图片来源:腾讯官方保险代理平台
套路解析
1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者信息,并冒充“腾讯微保”官方客服,通过电话、微信、QQ、FaceTime等方式联系受害者,称受害者“开通了某保险业务”,或“某保险业务已到期”,如果不及时关闭或续保的话,就会产生巨额扣费,甚至影响征信。
2
骗子引导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告诉受害人,在此过程中窃取受害者的身份证、支付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进而盗取受害者资金。
3
有的骗子还会向用户提供一个收款账号,让用户把钱打到该账号里作为“保证金”,承诺打款后就能帮用户取消保单,并称操作完成后钱会自动打回用户的卡里。
以下群体最容易被骗子盯上
近期使用过微信支付/线上医疗服务的老年人
子女代操作过保险业务的空巢老人
曾遭遇过保健品/收藏品诈骗的群体
警方提示
1、牢记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任何单位与个人都无权删除修改!凡是自称平台客服人员说“您的征信将受到影响”,很有可能是诈骗!
2、“腾讯微保”官方绝不会通过电话或短信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私密信息。
3、凡是陌生来电,无论以何种理由,只要提到关闭微信、支付宝“百万保障”“腾讯微保”设置的,就是诈骗!
4、家人为老人手机开通“境外来电拦截”功能(操作路径:设置-电话-来电阻止与身份识别)。
5、如遇可疑情况切记保留证据并拨打110报警或咨询反诈专线96110。
来源:河南省反诈骗中心
审核:杨旸 校对:王远 编辑:李树娴
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投稿(zpw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