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乌镇报道
4月11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和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医药抗衰老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本次会议以“科学抗衰老,解锁健康长寿密码”为主题,邀请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抗衰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侯云龙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边育红教授,国际健康长寿医学学会副主席Evelyne Y Bischof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孟宏教授等在内的国内外院士专家及学界、业界代表,围绕衰老及老龄化问题,从中医对于衰老的认识切入,就过早衰老与机体整体机能、系统功能之间的影响与联系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和探讨。
4月11日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四届中医药抗衰老大会现场
当天,医药零售抗衰老生态发展论坛、医药零售抗衰老生态发展论坛以及银发经济与抗衰科研融合发展论坛三大分论坛同步举行,来自各地医药零售行业代表围绕大健康产业以及抗衰老品类发展等话题开展了多维度讨论。
衰老是一种疾病
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引领中医药抗衰老突破
据了解,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指出293种疾病中有92种(占比31.4%)被确定为与增龄相关,最主要的是心脏病、中风、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慢阻肺、慢性肾病和癌症,约50%的死亡率归因于衰老相关疾病。《国际疾病分类(2018)》中也提到:衰老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如何从衰老角度来探讨这些疾病的防治策略?是我们抗衰老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大会主席、河北省络学创新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说。
河北省络学创新医药研究院贾振华教授
“肾精虚衰是衰老根本、元气亏虚是衰老关键、形神耗损是衰老表现。”贾振华教授在《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中药抗衰老研究》报告中指出,肾之精气盛衰贯穿人的生、长、壮、老、已全过程,这让补肾精成为抗衰老的关键。在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的指导下研发的八子补肾胶囊,已通过系列研究证实可通过干预“减少衰老细胞”“维持线粒体稳态”“调节表观遗传”“维持干细胞活力”等生物学层面八大衰老标志物来延缓衰老并防治衰老相关的疾病,这与西方研究中衰老多机制交互作用的理论形成共振。
中国工程院朱立国院士
中国工程院朱立国院士指出,“中医延缓衰老的核心法则是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协调的状态,即脏腑的协调、形神的协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骨骼衰老发生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精亏虚、气血不足等,多项研究证实,八子补肾这一补肾精药物可以显著改善从30到80岁人群肾精亏虚所致衰老症状,并有效改善骨骼微结构,提升骨强度,抑制骨吸收,提高骨质量,起到抗骨骼衰老作用。
“当前,抗衰老路径呈现多样化趋势,而中医药也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国际健康长寿医学学会副主席伊芙琳·比肖夫教授(Evelyne Y Bischof)表示,在其参与的研究中发现,八子补肾可以有效减少长期慢性压力给实验动物带来的脑部、肺部、骨骼肌和肾脏等主要器官的损伤,改善脑组织神经结构、抑制肌肉萎缩和纤维化。研究显示,相较于NMN的单靶点作用,八子补肾通过多途径协同机制展现出更全面的保护效应。“慢性压力是导致系统性衰老的关键机制之一,已成为影响现代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她强调。
首次发布
世界中联发布首部《中医药干预衰老专家共识》
据悉,贾振华教授正在主持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中药抗衰老评价技术与整合机制研究”,围绕心、肺、脑、骨骼、肌肉等衰老疾病,构建多种衰老模型及多层次评价体系,确定最佳干预时空窗,通过多系统、多组织、多器官探讨中医药抗衰老生物学机制,揭示衰老核心病机生物学基础,开辟中医药抗衰老干预老年病新途径。贾振华教授指出,该项目系唯一中医药抗衰老重大科研计划,引领中医药占领抗衰老国际制高点。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
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席马建中介绍,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21.1%,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正在着力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医药以其‘治未病、调根本、促平衡’的独特理念,成为应对衰老相关疾病、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途径。”
在第四届中医药抗衰老大会上,《中医药干预衰老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大会当天,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了首部《中医药干预衰老专家共识》,联合海内外致力于衰老研究的多学科专家,系统总结分析国内外衰老领域的现状趋势,总结提出中医药干预衰老发展趋势和方向,形成策略性共识引领中医药干预衰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