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台州的工商系统内,有一位名叫杨启良的市场调解员,他在当地名气极大。周围有商业或其他琐事纠纷的时候,群众经常会找他来帮着调解或者申诉,杨启良处事公道,总能为群众处理好各种纠纷。

然而这样的工作自然容易受委屈,有一次杨启良接到汽车4S店的投诉案子,他发现车主谎报之后便不予理睬。



气愤的车主对着他破口大骂,可杨启良却显得非常平静,这让周围认识他的人都感到惊讶。毕竟杨启良可不是一般人,他曾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著名英雄。

杨启良是台州本地人,从小就正义感十足,长大后他的身体素质也非常出色。1983年,杨启良决定参军,他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重要挑战,他们所属的部队要赶赴前线,参加对越作战。

虽然自己是刚刚入伍的新兵,但杨启良并没有畏惧,他在部队努力训练,做好了一切准备,跟着部队来到了前线。

部队抵达指定位置后,战士们发现这里的情况比想象还要糟糕,中越边境环境十分艰苦,大部分地区都是丘陵地带。为了阻击越军,许多解放军部队必须长期在猫耳洞内待命。



所谓“猫耳洞”,其实是解放军的一大发明,这是根据抗战时期的地道战而来,又参考了防空洞等设施。战士们在己方掩体具有隐蔽性的位置上挖掘洞穴,其宽和深最小不过一米,从外部看就像一个露出地面的半圆形。

这种防御工事比较好做,防御性能非常好,作战期间两军在边境地带修建了大量的猫耳洞,大量的部队都在这里作战。

可猫耳洞的条件非常艰苦,再加上边境地区湿热的气候,光是在这里长期生活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杨启良与战友们进入猫耳洞后,每天都要做好警戒工作,防止越军袭击阵地。他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就这么在猫耳洞里待了1年的时间。



这一年时间里,他没洗过一次脸,也没换过一套衣服。许多战士的皮肤都开始溃烂,可大家还是没有喊累,继续在这里坚守下去。

后来,杨启良终于能够出来,这一年他的容貌有了较大的变化,以至于他的上级和许多战友一开始都没认出来他。

除了在猫耳洞的艰苦生活,杨启良还要面临着残酷的战斗,1984年3月9日晚,越军集结部队向杨启良的部队所在的两处高地发起了进攻。

敌人的攻势非常凶猛,战士们依靠着火力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见到高地难打,越军调头去打了旁边一处无名高地,杨启良见状立即带着自己的班来到了这里防御。

他指挥大家连续打退了越军3次进攻,可周围的许多战友不幸在战斗中负伤,他急忙让战友们先撤下去,阵地上就剩下他一个人坚守。



敌人发现这里的兵力少了许多,又开始向这里发起进攻,杨启良毫不畏惧,他孤身一人打退了越军数次进攻。

战斗激烈的时候,他一面向敌人投弹,一面对着对讲机喊道:“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好在敌人的攻势越来越弱,杨启良奇迹般守住了阵地,成功挫败了敌军的进攻。

此战他孤身坚守阵地4个多小时,打退了越军从班到排4次进攻,毙敌18名。这让杨启良成为全军的战斗英雄,周围人更是把他称为“活着的王成”。

由于他们的连表现出色,上级授予了他们英雄连的称号,而杨启良更是全军中表现最出色的一个,他因此被授予了一等功。

在他们的坚守下,越军始终无法跨过边境一步,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损失惨重,这场战争以越军惨败而告终。



战争结束后,杨启良终于能够回家了,经过了战火的洗礼,他也改变了许多。1996年,杨启良转业到台州工商系统工作,虽然离开了部队,但他还是保持了良好的习惯,在任上兢兢业业工作,为百姓做了许多的事情。

到了2010年,台州经济开发区消费者协会成立,杨启良被选为了秘书长。他在任上处理了大量纠纷案件,为许多群众解决了麻烦。

几年后,杨启良从这个位置上退了下来,他继续留在了消协,只是做了一个普通的干部。在外人看来,杨启良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不知道过去的事情,恐怕很难想到他竟然是一位活着的“兵王”。

消协工作多年,杨启良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他改变了过去暴躁的性格,遇到纠纷,哪怕自己受了委屈,他都能耐心去做调解工作。

在处理群众的事情时,杨启良几乎不会考虑自己,而是一心要为大家办好事,正因如此,杨启良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又一次成为众人眼中的英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