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在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为主题,在昆明地铁四号线大漾田车辆段举办“肿瘤防治科普宣传主题列车”发车仪式。


本次“肿瘤防治科普宣传主题列车”以昆明地铁4号线为载体,通过图文展板、互动装置及二维码链接等形式,向公众传递“癌症可防、可筛、可治”的核心信息,将晦涩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指南,让市民在通勤途中即可轻松获取防癌知识。在列车上,记者看到“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小象防癌科普”等温馨可爱的宣传标语及科普知识,让乘客在乘车过程中了解肿瘤防治科普知识。

昆明医科大学副校长吴红明说:“学校近年来,将肿瘤防治课程纳入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专业体系,并组织学生志愿者在宣传周期间深入社区普及防癌知识。医学的终极价值在于普惠于民。这趟主题列车不仅是科普实践,更是医学教育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体现,通过主题列车这一‘流动课堂’,医学生得以在实践中深化‘治未病’理念,公众则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健康素养。”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处调研员唐明波表示:“肿瘤防治是关乎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与科普全域覆盖,此次主题列车是健康传播的创新形式。”他强调,面对肿瘤发病率上升、基层防治能力不均衡等挑战,需多方协同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呼吁医疗机构深化服务、企业媒体助力科普、市民主动参与筛查。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张国君结合医院实践,介绍了肿瘤防治的“云南经验”。医院通过各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公益筛查;依托国家癌症筛查与早诊技术培训项目,培养了千余名基层早筛医生;同时创新科普形式,将多学科诊疗成果转化为公众可及的“健康指南”。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单位,选择地铁这一城市动脉开展科普宣教,既是对宣传周主题的响应,更是推动防癌知识从专业领域向公共空间渗透的突破性尝试。

本次活动特别强调公众的主动参与,主题列车内设置的“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葵花码,可通过问卷评估为高风险人群后,一键跳转至五大高发癌种的免费筛查预约通道;车厢内设置科普短视频二维码,由云南省肿瘤医院专家团队制作,以生动形式传播肿瘤知识,解答防癌疑惑。现场市民纷纷表示,这种“触手可及”的科普方式让防癌知识更易理解,他们将积极参与筛查并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开屏新闻记者 左学佳 摄影报道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