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制措施来了,面对美国104%关税,中方没有妥协,官方发布通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这下,原本指望中国认怂的特朗普傻眼了。接下来该怎么加?加到125%还是更高?实际上现在而言,关税加多少已经没有意义了,125%和1000%是一样的。这意味着中美经贸已经完全“硬脱钩”。
首先来看中方反制的立场与策略,此次中国将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提升至84%,同步实施实体清单管制与WTO追加起诉,展现出三大核心:
在反制的目标上精准威慑,选择农产品如大豆、能源和高端制造业作为反制重点,直接打击美国农业州与摇摆州选民利益,倒逼特朗普政策调整。稀土出口管制则直击美国军工、半导体产业链命脉,凸显中国在关键资源领域的战略优势。
而在道义上,中方迅速占领道义制高点,援引WTO争端解决机制与国内法,既强化法理正当性,又通过“后发制人”策略将美方塑造为“规则破坏者”,赢得国际舆论支持。接下来就要看中方的系统性反制工具箱了,关税、供应链限制、技术壁垒的组合拳,形成“经济+法律+外交”多维反制体系,中国已经做好应对长期博弈的战略储备。
回旋镖终于还是打到特朗普头上了!现在美国政府面临三重压力,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已突破3.5%,加征关税将额外推高通胀1.9个百分点,家庭年支出或增加3800-5000美元。苹果、特斯拉等企业供应链断裂风险激增,制造业回流计划面临破产。农业州库存积压已经引发共和党票仓倒戈压力,民主党可能借机推动中期选举攻势。在国际上,欧盟启动“反胁迫机制”,加拿大对美汽车加征25%关税,盟友体系出现离心倾向。
为了应对困局,特朗普可能采取“局部让步+持续施压”策略:短期内豁免部分商品关税以缓解民生压力,同时扩大对华科技封锁(如芯片出口管制),但全面升级关税战的空间已被中方的反制打乱。
美国无论怎么加税,着急的都不应该是中国,但我们也要做好准备。不管你想不想承认,这实际上已经算是一场战争了,而不是简单的贸易争端。受关税影响,出口在短期内可能受到重挫,受制于高关税的影响,不少美国客户已经取消了中国工厂的订单。但内需市场,与“一带一路”贸易可以形成缓冲。半导体国产化率突破30%,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占率超60%,产业升级对冲外部风险。
当然了,关税战对谁都没有好处,即便是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样。根据预测,由于关税战的影响,全球贸易额可能萎缩15%-20%,东南亚承接产能面临基础设施与技能缺口,运输成本激增600-800美元/集装箱。原油、芯片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这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中国拓展市场的计划。
中国的反制迅速且猛烈,很明显,特朗普乱了手脚!104%的关税更像是小孩子恼羞成怒后的一种情绪宣泄,对于中美而言,谁是有求于人的一方,相信大家早有判断!想要坐下来好好谈,中方绝对欢迎,但要是想掀桌子翻脸,中方也绝对不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本事就干到底,看谁输得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