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气温逐渐回暖、降雨增多

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绮丽多姿又鲜香可口

然而

你垂涎它的美味

它觊觎你的生命

蘑菇千千万生命只一次

常见的致命毒“蘑”王上线

大家别采摘!一定要远离!

“索命毒王”——致命鹅膏

致命鹅膏号称毒蘑菇界的“头号杀手”,周身雪白,有菌盖、菌环、菌托,又称白毒伞。


致命鹅膏致死率高,一个成年人食用1至2朵菌盖就可能造成死亡,幸存的即使痊愈,肝肾损害也不可逆。

致命鹅膏中毒后有啥症状和危害?

潜伏期

食用致命鹅膏后,毒素不会立即发作,患者通常会在6~12小时内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的潜伏期甚至长达24小时。

正因如此,这个阶段非常容易被忽视,导致错过最佳急救时间。

胃肠炎期

潜伏期结束后,患者进入急性胃肠炎阶段,表现为:

1

消化系统症状:剧烈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可能带血)。

2

全身症状:头晕、乏力、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3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

此阶段常被误认为普通食物中毒,若未及时就医,病情将迅速恶化。

内脏损害期‌

胃肠炎症状暂时缓解或消失,看似康复,实际毒素正通过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并随循环系统攻击肝、肾等器官。这个阶段是病情转折点,极易因误判导致治疗延误。

毒素全面侵袭脏器

会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肝脏损害

✔️ 黄疸(皮肤、巩膜发黄);

✔️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急剧升高);

✔️ 严重者出现肝衰竭,需血液透析或肝移植。

肾脏损害

✔️ 血尿、蛋白尿、少尿或无尿;

✔️ 肾功能衰竭,需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凝血功能障碍

✔️ 皮肤瘀斑、黏膜出血、消化道大出血。

神经系统症状

✔️ 抽搐、昏迷、意识模糊;

✔️ 部分患者出现幻觉或呼吸衰竭。

心血管损害

✔️ 心律失常、心肌损伤,甚至心力衰竭。

毒蘑菇可鉴别吗?

不可行 ❌

毒蘑菇较难鉴别,很难从外观上判别是否有毒。

人们常常认为颜色越鲜艳蘑菇越有毒,此种鉴别方法不可靠。

譬如,外表鲜艳漂亮的橙盖鹅膏是著名的食用菌,而通体雪白的鹅膏菌却是致命的“白毒伞”。

此外,我国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极难分辨。因此如何避免毒蘑菇中毒才是重中之重。

在华南地区

最常见的毒蘑菇还有这些


如何避免毒蘑菇中毒?

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发生中毒。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

1、广大市民朋友们做到“三不”

不采摘!踏春郊游期间,广大市民朋友们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山林、路边的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不购买!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不食用!为避免食物中毒,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2.食品生产经营者做到“三不”

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采集采购、生产加工、经营销售等环节,应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蘑菇,要确保在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没有混入有毒蘑菇。否则,要承担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野生蘑菇中毒无特效解毒药,一旦误食毒蘑菇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就诊前,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就诊时,应及时告知医生野生蘑菇食用史,并提供蘑菇样本或照片,供相关部门鉴定指导救治。对于病情严重者,请立即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丨深圳食药安办微信公众号

一审丨黄海志

二审 丨钟燕华

三审丨萧湘平

创文:




觉得不错,请点这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