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走进位于慈溪市浒山街道青少年宫南路的一间艺术馆,上世纪20年代上海滩的繁华盛景仿似再现——时尚绮丽的纺织纹样、风格隽美的译著封面,还有那一本本与大时代命运与共的先锋刊物……这些作品,都来自慈溪籍画家,中国现代设计的先驱、奠基人陈之佛。
从三北大地启程,陈之佛一生致力于追求高尚情操和设计创新。他亲自探索中国图案设计的尚美之路,率先在上海创办“尚美图案馆”;后又将美育与实业相融合,悉心培养人才,为中国开辟了工艺美术教育的先河。
陈之佛艺术馆。受访者供图
匠心筑美,孜孜以求。兼收并蓄的尚美文化凝结在历史深处,并伴随时代的发展绽放出新的花蕾。今天的慈溪,工业制造划出变革曲线,与百年前工美巨匠笔端的华丽线条遥相呼应,成为一个县域浪漫的文化传承。
一
作为慈溪历史上最有名的画家,陈之佛曾与于非闇并称工笔花鸟画坛南北两座高峰。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艺术精髓,为花鸟画这一中国的传统绘画门类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比名气很大的花鸟画,陈之佛在20世纪中国设计发展史上的贡献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设计离不开图案,陈之佛就是我国最早的图案专家。
1925年,陈之佛从日本学成归国,受聘于杭州虎林纺织公司上海营业部,从事染织图案设计。不久后,陈之佛就在上海自主创办了“尚美图案馆”,对外承接设计业务。
陈之佛艺术馆馆长胡迪军告诉笔者,上世纪20年代,大量西方的纺织品、日用品以及报刊书籍等涌入中国,这为陈之佛等艺术家探索实践早期的中式设计提供了“应用场景”。
陈之佛最早的书籍装帧设计,是为商务印书馆设计的《东方杂志》期刊封面。
“当时东方杂志算主流出版物,陈之佛设计的《东方杂志》封面注重艺术性及时尚性,形式丰富,色彩典雅,独具风格,从而使《东方杂志》发行量明显增加。”胡迪军介绍。
陈之佛塑像。受访者供图
那些年月,国内引进了大量西方书籍,同时国内也出版了大量古籍和新书,鲁迅先生不少早期的书也是陈之佛装帧设计的。
譬如《鲁迅自选集》,书的封面采用赭、墨双色印刷,画面为剪影效果,仿佛置身于一间漆黑的暗房,从门框处射来一道光亮,照清了下方斜向的两排阶梯,很具有象征意义。
艺术馆内,一系列近现代译著和刊物静静陈列着,从精心设计的封面上,人们仿佛能触摸到那个年代特有的活跃思潮。
陈之佛所处的时代,东方文明全面受到西方“现代化”潮流冲击。陈之佛日本留学的经历,使他在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上有了重大转变。他不仅学习了图案创作和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更传承了其就读的东京美术学校对本国传统的坚定立场。
“那些年,陈之佛写了很多文章,他以青铜器等器物为载体,整理和分析了中国古代图案和历代器物造型纹饰,让大家知道不是只有外国才有好图案。”
在胡迪军看来,中国早期设计艺术教育从零起步,陈之佛等为代表的艺术家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陈之佛兼收并蓄、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和创作理念,直到今天还对中国设计界产生着影响。
二
时隔百年,还是上海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慈溪设计。
前不久落幕的AWE2025上,来自慈溪的一款剃须刀斩获“2025艾普兰创新奖”。4000转高速剃须马达、耗费5吨钢材研发的弧形双面刀网、全铝机身外壳……民企月立要用这款产品,撬开国外品牌长期垄断的高端市场。
“伴随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等多个领域刮起变革飓风,剃须刀行业同样在这场盛宴中迎来转型机遇。”月立集团研发总监李隆轩告诉笔者,企业不仅拥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这两年还在研发实验室、风洞测试设备等软硬件建设上投入巨资,为的就是打造堪与全球顶尖品牌媲美的家电产品。
AWE2025上的慈溪民企展位。受访者供图
为开拓全球市场,月立研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消费习惯,民众喜好的颜色是哪一种,对怎样的产品包装又比较偏好……“外观、技术、材料、功能、卖点,所有元素的有机结合才能诞生一款好产品,而这也是工业设计的精髓所在。它考验的是一家企业的综合研发能力。”
何止月立。这些年,不少慈溪制造业企业都开始把工业设计作为产品开发的重中之重,以不断精进的工业设计能力推动自有品牌实现赶超跨越。
卓力年产熨斗类电器1800万台,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企业将海外成熟的技术研发优势与国内消费者的使用习惯相结合,推出适合中国消费者使用习惯的熨烫产品,结合简约的现代美学,赢得业界广泛赞誉。
10户中国家庭,7户用公牛。创立之初,公牛就运用工业设计理念创新推出“用不坏的插座”。迄今,公牛集团累计获2000多项专利、240余个国内外产品认证,主导及参与90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成为中国民用电工行业领导者。
既有“made in china”的骄傲,又有接纳世界的怀抱胸襟;既坚守本土工业制造优势,又大胆植入时尚设计理念。有意无意间,慈溪企业好像都在沿着工美先驱们踏出的路开启新发展阶段——用匠心创造美,用美创造价值,让更多工业产品走向世界。
将美育与实业相融合,陈之佛曾在《图案教材》中直言:“生活的美化,生活的经济化,产业美术的发达等,实在都已非常要求图案的作业。所以图案教育,在现今可视作生活教育了。”这样的观念何其超前?
三
设计创造美。但设计本身却需要磨砺和积淀。
从中国到日本,从南京到重庆……在那些动荡的年月里,陈之佛不停奔走,勤勉探索。他先是创办尚美图案馆,期望以设计提高工艺品的艺术品质;后投身于艺术教育与绘画创作中。他将理论与实践并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推动中国设计走向现代。
岁月更迭,曾经的唐涂宋地蝶变产业热土。今天的慈溪,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呼唤创新设计人才。
早在十多年前,慈溪就在县域城市中率先招引知名设计机构,目前已有大业设计、优诺、云客等工业设计机构20余家。这两年,当地又借助推进智能家电创新中心建设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的东风,与北京洛可可、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浙江工业大学等合作导入头部设计资源,建设线下设计平台,针对当地工业产品从功能、结构、外观、体系等进行全方位的创新重塑。
设计人才需要悉心培养。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和创新环境,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这两年,这所学校的师生还在乡镇成立工作室,直接为中大力德等当地制造业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服务,锤炼实操本领。
工业设计大赛作品。受访者供图
这些年,慈溪每年都举办“慈溪杯”工业设计大赛,2017年起又连续多年评选“慈溪市十佳工业设计师”,迄今已有50余名设计师获得殊荣。
为提升区域设计能力,慈溪还为工业设计产业安排资金扶持发展,只要是企业拿出“真金白银”投入创新设计的,都能够通过申报项目获得对应资助。这样的做法,已经延续了十多年。
“这两年,相关政策还显著加码。”在慈溪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补助其实就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设计投入,改变跟风发展的惯性思维。“现在能明显感觉到大家对专利更重视了,为了拿订单,企业会动足脑筋搞创新,整个产业的生态在改变。”
百年前的上海滩,尚美图案曾让不少工业产品有了中国人自己的设计,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制造又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
“设计讲求匠心,对制造业来说同样如此。沉下心去把设计做好,把产品做好,不管世界风云怎样变幻,我们的产品永远不用担心出路。”
繁华的城市角落,艺术馆静静矗立。穿越时空,这段匠心传承仍在继续。
来源|潮新闻 翁云骞 谢履冰 慈溪市委宣传部
编辑 | 陈旭
审核|吴奇林 胡孟才
慈溪·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