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白梨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贾晓辉等
1 品种介绍
京白梨原产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山村,是北京历史上唯一冠以“京”字招牌的名特优果品,有 200 多年的栽培历史。果实扁圆形,果面平滑、有蜡质光泽,果点小而稀;果肉黄白色,肉质中粗而脆,石细胞少。该品种抗寒能力强。目前除北京市有栽培外,在辽宁西部、河北等地区也有较大面积栽培。经后熟,果皮由绿转黄,果肉变细软多汁,易溶于口,香甜宜人,果心中大。常温货架期 15~20 天。其消费市场以东北、京津等地为主,市场价格在 7~12 元/千克。
2 产业问题
目前,主要采用室温下自然后熟的方式,但时间长,软熟度不一致,且因轮纹病造成的腐烂率较高。同时,京白梨对温度和乙烯敏感,温度或乙烯浓度高都可能导致果实在冷藏条件下后熟软化,缩短贮藏期。另外,冷藏后的京白梨在货架期极易黑皮,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京白梨采收后在常温下 7~10 天即完成后熟,之后货架期不超过 10 天。
3 技术要点
3.1 采收标准
单 果 重 ≥ 120 克 , 可 溶 性 固 形 物 含 量 ≥10.5%,果实硬度≤5.6 千克(8 毫米测头),种子颜色花白到部分种子褐色,果实生长发育期135~140 天。中、长期贮藏需在 8 月下旬或 9 月初采收,在 9 月中旬采收的果实品质有所提高,但贮藏期缩短。
3.2 入库和码垛
采收后尽快入库预冷,预冷温度 0~5℃。分批采收入库,每天入库量小于 1/3 库容,3~5 天入满,满库后库温降至适宜贮温。贮藏包装建议采用 20~25 千克容量的塑料周转箱或木条箱,纸箱需结合使用内衬塑料薄膜。
3.3 温湿度管理
最佳贮藏温度为-1~0℃,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国内运输,温度根据距离长短宜控制在 0~5℃。
3.4 通风管理
京白梨对乙烯敏感,贮藏期间尤其是入库阶段,应定期通风换气,排除过多的乙烯气体。通风宜选择在清晨气温最低时进行,以防止引起库内温、湿度有较大的波动。
3.5 辅助措施
(1)气调贮藏。O 2 体积分数:2%~4%,CO 2体积分数:2%~4%。
(2)1-MCP 处理。采用 0.5~1.0 微升/升1-MCP 常温下密封处理 12 小时,可有效抑制果实后熟衰老。
3.6 冷藏寿命
普通冷藏 4~5 个月,气调贮藏和 1-MCP 辅助技术可使贮藏寿命延长 1~2 个月。
3.7 后熟和食用
京白梨采后在 20℃条件下,后熟 7~10 天即可软化食用。用拇指摁压果肉发软,即达到最佳状态。已软化后熟的梨果,需放在冰箱中。采收后直接入库的果实,冷藏后若没达到上市要求,需在温度 18~20℃、空气相对湿度 90%的环境下进行催熟,必要时可用乙烯利辅助催熟。
4 适宜产区
该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适宜于北京市京白梨产区,辽西地区采收期可适当晚 5~7 天。
5 注意事项
(1)后熟的京白梨由绿转黄,极不耐摩擦,应轻拿轻放,避免果皮因摩擦而产生褐变,影响其外观品质。
(2)采收后尽快入库,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果过度成熟而遭受低温伤害,进而引起果心褐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