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长环线建设提速!武汉地铁12号线(汉阳段)顺利轨通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4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组轨排铺设完成,由中铁十四局负责施工的武汉地铁12号线(汉阳段)青菱站至丁家咀站区间提前10天实现轨通,标志着该段轨道工程全面转入长轨焊接及机电设备安装阶段,为亚洲最长地铁环线建设按下“加速键”。


质量管理“零返工”

三层防线守牢工程生命线

项目部将质量管控提升至安全管理高度,建立“自检-互检-专检”三级联控机制。施工中,每道工序需经作业班组自检、相邻班组互检、专职质检员终检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从源头杜绝质量隐患。同时,项目总工牵头将质量责任细化至各工序班组,确保“问题不过夜、责任不悬空”。开工以来,该标段未发生一起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


安全管控“双线巡查”

信息化+铁脚板织密防护网

面对多作业面交叉施工挑战,项目部创新推行“线上监控+线下巡查”双轨并行模式。依托信息化调度系统实时监控轨行区动态,辅以管理人员每日徒步巡检,严格落实班前安全承诺书签署、危险源动态辨识、标准化作业手册全员培训等举措,实现安全生产“双零”目标。


技术突破“降本增效”

轨道平板组装工法首战告捷

项目部在丁家咀铺轨基地首次采用轨道平板组装轨排施工技术,通过盾构井垂直吊装轨料、洞外组装轨排、轨道车整体运输等流程,破解了传统散铺模式效率低、成本高的难题。施工组织更加灵活,该工法日均铺轨84米,效率较传统散铺提升1.6倍,与机械化铺轨基本持平,这一创新为复杂城区地铁施工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高效施工“抢赢节点”

4个作业面同步推进创纪录

项目团队克服长区间(跨江段)、大坡度(最大坡度29.989‰)、小曲线(最小半径180米)等复杂施工环境。采用“见缝插针”施工策略,提前完成道岔插铺及车站散铺,并在正线同时开辟4个作业面。通过“目标分解-责任到岗-动态调整”三级管控,实现人力、设备资源利用率近100%,单个工作面连续25天日均铺轨132米,最高单日铺轨量突破502米,为全线贯通赢得关键时间窗口。


据悉,武汉地铁12号线是武汉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环+射线”骨架结构中唯一的环线,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长、世界第二大地铁环线,能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客流压力,实现“三镇同环”。


建设者悟语


总工程师

任学军

技术创新是轨道铺设的核心驱动力,质量管理是轨道工程的生命线。我们通过月计划,周调度,日对比的方式,细化到每个工作面、每一道工序,将人力、机械设备利用最大化,确保各项工作紧密衔接。正是技术的创新、质量的坚守、精细化的雕琢,成功助力项目达成技术、质量标准化目标,为城市交通建设添砖加瓦。


安全总监

张兆旗

安全管理是守护生命的隐形盾牌。在武汉地铁建设中,我深刻体会到:隐患排查必须"吹毛求疵",从设备的螺栓紧固到每一吊的过程盯控,每个细节都可能成为风险突破口;制度执行需"铁面无私",班前安全交底、作业票证管控,让规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项目全体员工要把"安全第一"融入血脉,让标准化施工成为肌肉记忆,才能真正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安全无小事,唯有如临深渊的敬畏,方能守护工程与生命的双向奔赴。


副经理

王宁

过去一年,作为施工生产副经理,我深刻体会到责任与挑战并存。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压力,我们以安全为底线、质量为核心,优化资源调配,攻克技术难题,最终实现节点目标。未来,我将加强团队协同管理,深化技术创新应用,强化风险预判能力,以更精细化的管控推动生产提质增效,为项目交付和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综合办主任

付佳媛

作为项目的后勤保障部门,我深刻体会到施工的艰辛与团队的凝聚力。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我们全力做好协调服务,确保物资供应和后勤保障高效运转。施工期间,一线工人日夜奋战,技术人员精益求精,各部门通力协作,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铺轨不仅是钢铁与混凝土的结合,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细致、高效的服务,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物资部部长

邢树廷

投身项目设备物资管理工作的这段日子,忙碌且充实。工作里,我与施工、技术、运输等多方保持高频沟通,反复协调设备入场时间,时刻紧盯物资库存动态 ,全力做到零延误、零差错。这段经历极大地锻炼了我的统筹协调能力,更让我深切认识到物资保障对于重大工程的决定性作用。重任在肩,我满怀着使命感与前行的动力,定不负所托。


计划部部长

高中昌

计划部是成本控制的“守门人”,也是风险管控的“预警者”,更是各方协作的“纽带”。在项目成本管控中我们既要“精打细算”,也要“放眼全局”。唯有坚持系统性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注重过程复盘,落实精细化管理,才能保障项目高质量发展。


财务部部长

季泽芬

在地铁项目财务管理的岁月里,让我们深感地下延伸的不仅是轨道,更是资金与责任的深层对话。精细化管理是项目稳健推进的基石,它不是纸上谈兵,是把预算分解到每一根钢轨、每一方混凝土,是和工程团队并肩算好 “时间账”“效益账”,更是用流程卡控堵住每一个漏洞。我们坚持业财同向,联动各部门打通业财壁垒,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管好钱、守好责,是财务人的匠心,更是对城市未来的承诺——用匠心管好 “钱袋子”,以细节筑牢 “发展路”,方能不负每一份期待,为地铁早日贯通织密财务保障网。


安监部部长

王彦帅

参与地铁铺轨施工的日子里,安全二字始终像紧绷的弦,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松懈。地上和土建单位场地交叉,地下空间作业环境复杂,轨排吊装时的钢丝绳晃动、焊接时的火花飞溅、道床浇筑时的机械轰鸣、轨道车运输时的鸣笛警示,处处都暗藏风险。每一次戴上安全监督帽、穿上安全监督马甲,都能真切感受到安全是施工的前提,是悬在每个人头顶的“生命线”。


测量队队长

曹宇

我们是地铁建设的“前哨”。地下作业环境复杂,却丝毫不能影响测量精度,毫米级的精准数据,是轨道平顺、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寒来暑往,我们在隧道中穿梭忙碌,排除测量隐患,为铺轨作业精准导航。每当想到未来地铁呼啸、便捷市民出行,心中便涌起无尽的自豪与担当,一切付出都意义非凡。


试验室主任

刘艳

地下轨道如同城市隐形的动脉,我们试验数据就是这条动脉的“健康密码”。每一次取样、每一组数据都像精准的标尺,丈量着工程质量的生命线。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钢筋的力学性能分析,看似枯燥的重复操作,实则是对安全底线的执着守护。当节点目标顺利完成的那一刻,终于明白:那些在标养室与轨排间流转的日日夜夜,终究化成钢轨上永恒的平行诗行,见证着城市脉络在严谨把控中延展生长。


线路队队长

杜长生

干地铁铺轨这一年,我满是感慨。项目建设像一场艰难却坚定的跋涉,从最初的规划蓝图,到一点点铺设轨道,每一步都倾注心血。施工时难题频发,工期紧张、技术难关、人员协调,桩桩件件都考验着团队。但我们从未退缩,咬着牙攻克。如今,看着轨道不断延伸,心中满是自豪,这不仅是工作,更是责任。


线路队队长

付兴清

在过去这段时间担任地铁铺轨生产队长,我深感责任重大。工作中,我积极组织协调施工人员,每日提前规划任务,合理分配人力与机械资源,保证铺轨进度。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与高要求高质量的层层压力下,主动与项目部沟通,及时调整。在安全管理上,坚持每日安全教育,实现安全事故零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继续全力以赴,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调度室副主任

符天恒

地铁施工调度室是工程建设的“智慧中枢”,承载着协调与运转的重任。在项目建设中,我深刻体会到,调度不仅是命令的下达,更是资源的精准调配、风险的动态预控和多方协同的智慧融合。面对复杂的地下施工环境,每一次顺利施工,都是对调度精准度的最佳印证。我们深知,唯有细节的精密配合,以责任为心,才能确保地铁建设的每一米推进都安全、高效、可控。

编辑:袁瑞宇 叶鑫 付佳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