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引导他们由“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高要区结合地方实际,创新组建社区基层治理小哥队伍,带动他们化身“流动的岗哨”,成为社区兼职网格员、信息收集员、问题督办员,进一步提升了辖内基层治理的质效。



高要区社区基层治理小哥在向文峰社区反馈路面安全隐患。 记者 戴福钿 摄

“在广新路,有一个沙井盖周边的砖块出现上翘现象,导致井盖下陷,每天路过的车辆及行人较多,存在安全隐患。”前段时间,“外卖小哥”赖建强向南岸街道文峰社区“基层治理小哥”微信群发出了上述反馈。收到信息后,文峰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登记,到场核实后在事发地拉起了警戒线,并向有关部门反映,积极协调处理。当天,该宗安全隐患就已完成整改。

赖建强是文峰社区基层治理小哥队伍成员之一,也是美团外卖一名送餐员,平日里主要在该社区送餐。“去年9月,公司告诉我们,文峰社区组建了社区基层治理小哥队伍,鼓励我们主动加入,参与基层治理。于是,我报名成了其中一员。”赖建强说,自从成为社区基层治理小哥,在穿街过巷送餐过程中,他会多留个心眼,看看公共设施有没破损、路面有没安全隐患等,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拍照和反馈。截至目前,赖建强已反馈问题近10宗,包括有沙井盖凹陷、路面砖块松动、大树倒下挡住机动车道等。

在社区基层治理小哥的助力下,文峰社区江畔湾小区燃气使用问题同样得到有效解决。去年10月,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过程中,发现该小区仍有部分楼宇未铺设燃气管道,居民不得不使用瓶装液化气,大家对此意见较大。于是,该名小哥及时将情况反馈至社区。

为尽快解决问题,文峰社区向高要区委社会工作部汇报了相关情况。该部立即携手有关部门,展开走访调研,并积极与燃气企业沟通,协调解决方案。最终,燃气企业同意为小区住户安装燃气管道,目前,该工程已在进行中。

文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慕容国亮告诉记者,该社区常住人口8000多人,管辖范围大、居住群体多,但管理力量有限,难以全面、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等问题。“自从组建了社区基层治理小哥队伍,这些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处理,展现了良好的治理成效。”

“目前,高要登记在册的外卖员、快递员、滴滴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约有500人,主要集中在南岸街道活动。”高要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谭丽华介绍,为破解社区管理人手不足问题,更好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人熟地熟优势,去年9月起,在该部的统筹推进下,高要区文峰社区、砚清社区等相继组建了基层治理小哥队伍。

据统计,截至目前,高要区社区基层治理小哥队伍已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员共195人,累计协助解决问题268个,服务群众超60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戴福钿 特约记者 刘潜 通讯员 钟敏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