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抽枝、长叶……驾车进入四会市威整镇,沿路不时会见到一片片夜兰花种植地。在明媚春光下,夜兰花长势喜人,5月就能迎来采摘期。



陈火森(左)和曾德球在种植基地里查看夜兰花生长情况。记者 潘粤华 摄

夜兰花又名夜香花、千里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以入菜、入药、制香,市场需求旺盛。近年来,威整镇积极探索“一镇一业”产业发展新路径,致力打造夜兰花特色专业小镇,让夜兰花成为群众的“致富花”。

“现在是夜兰花发芽期,需要做好修枝、施肥和喷药的工作。这片夜兰花长得不错,部分枝节已经长出小花苞了。”在夜兰花种植基地里,四会市华亿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四会市威整镇夜兰花协会会长陈火森一边查看夜兰花的生长情况,一边对记者说。

陈火森种植了约100亩的夜兰花,并成立公司,收购周边农户种植的夜兰花,培育花苗销售,免费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种植夜兰花十几年,他见证了市场逐渐火热。“近年,随着预制菜的兴起,夜兰花市场需求激增,原本只在省内销售的威整镇夜兰花迅速走向全国,经济效益可观。”陈火森说,早年夜兰花收购价每斤六七元,如今需求增加,价格看涨,普遍每斤售价超10元,“去年,夜兰花收购价达到13元一斤。”

四会市威整镇夜兰花协会副会长曾德球,在苏屋村种有3亩夜兰花。早些年,这3亩夜兰花一年的收益五六万元,到了最近两三年,年收益增加至约13万元。因为经济效益好,他今年增种了7亩夜兰花。连原本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因看到市场好,于去年回乡帮忙管理夜兰花种植基地。曾德球告诉记者:“种植夜兰花成本不大,技术要求不高。第一年的投资每亩约6000元。如果管护得好,首年就能回本。亩产约3000斤,最高可有4000斤。”

“在这里种植夜兰花,完全不用担心销路。”90后罗烨莹是威整镇南龙村人,家里种了约7亩夜兰花,每到采摘期,都有专人上门收购。“如今打通了省外的销售渠道,夜兰花销往上海、北京、浙江、江西等地。”她说道。

据了解,夜兰花的采摘期是每年5月至10月,每天都要采摘。基地聘请工人,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工作岗位,增加了收入。陈火森说:“一亩地需要一名工人管护。采摘期内,人工按天计算是每天120元,按斤计则是每斤采摘价3.5元。”

需求大、效益好、销售无忧,让越来越多的农户种植夜兰花。目前,威整镇已建成夜兰花专业合作社1个、夜兰花苗圃场3个、夜兰花购销中心2个、深加工项目2个。去年,全镇夜兰花种植面积1500多亩,带动周边农户种植400多户,年产量达2250吨,年产值约5000万元,助力威整镇瓦屋村、黄洞村、甜竹坑村等村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今年,威整镇新种植了500亩夜兰花。

威整镇副镇长曾嘉庆介绍,结合“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威整镇全力打造集育苗、种植、配送、销售、深加工于一体的夜兰花产业链,积极对接银行机构,为农户解决种植资金难题;与肇庆市农林科学院合作,邀请科技特派员为农户提供科学种植指导;开办夜兰花种植培训班,提升农户种植、销售水平;建成夜兰花冷藏加工企业,实现冷链配送,解决储存、运输问题;成立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破解散户种植“小散弱”难题。

当地还将夜兰花融入文旅、当地美食,提升夜兰花品牌影响力。如将夜兰花制成威整云吞、威隆月饼的馅料,将夜兰花晒干制作成威整镇手礼等。

曾嘉庆表示,威整镇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资源禀赋,继续扎实推进夜兰花产业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潘粤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