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得好不如嫁得好,学的好不如会投胎”,近些年来网上关于这类的言论不绝于耳,孩子们从小到大被父母要求要努力学习,因为唯有分数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当迈出校园之后,不少大学生深刻意识到,原来有些时候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别人有一个厉害的亲爹!

这也是社会给大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也是最深刻的一堂课,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也是公平的分界点,而迈出校园之后,想在社会立足时追求绝对的公平,也只有幼稚不成熟的人才会这样去做,在关于医学生就业问题的讨论话题中,一名985家长的评论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这名父亲吐槽自己的女儿,是985名校东南大学医学院毕业的,中考也曾是前500名,是妥妥的学霸,本来一家人对女儿考入东大医学院的成果引以为傲,可如今的女儿毕业后一直待业家中,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些情绪抑郁了,作为家长是既心疼又后悔,或许当初就不该支持女儿学医。



“亲爹不是卫健委,就别这么报”,985女儿待业家中,父母才悔悟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来自信息差形成的壁垒,我们总说父母什么都不懂,对子女没有任何帮衬是最大的耽误,但父母不懂不可怕,不懂却也没有意识去了解,哪怕花钱请专业的指导老师去咨询也不愿意,这足以耽误孩子的未来,尤其是这种学习成绩本来很出色的孩子,被耽误的人生更加叫人惋惜。

很多对江苏当地医院类院校不了解的家长们或许不知道,在江苏省,孩子想学医,最稳妥的选择就是南京医科大学天元班的临床医学专业,从这里出来的学生就业是不愁的,这也是为了该选择被江苏当地家长认为是学医最稳妥的选择。



但这个选择对分数的要求也很高,高考分数如果达不到655及以上是肯定考不进去的,仅此就是降低目标,选择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的定向村医,或者徐州医学院的麻醉专业,其他医学院,别管是不是985,毕业即失业再所难免!

而这名道出江苏本地医学类院校实情的家长,语气里也是怒其不争,当然更多的还是对一个学霸苗子被耽误的惋惜,一句“父母不努力,孩子徒伤悲”概括了这个家庭的结局。



家长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孩子的职业选择,很多家长片面追求名校,却忽视了专业选择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性,这种情况导致不少学生在毕业后陷入迷茫,即便拥有名校光环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普通人的人生容错率更低,任何重要抉择都需要认真应对

不同专业该选择什么样的院校,这些报考信息至关重要,有些家长早在孩子表达出想学医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些重要信息收集齐全了,而有些家长自己不努力,没有在孩子奋笔疾书的时候收集足够的报考信息,导致女儿错报了院校,最终医学梦想半途而废,这样的悲剧即便放在当下也并不罕见。



除了家长,造成985医学生家里蹲这种局面,当事人也有问题,社区医院招聘不去报考,无外乎是觉得自己985的学历报考这些大材小用,可用网友的话来说:亲爹不是卫健委,难道等着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来录取你吗?眼高于顶、对现实没有清晰的认知,活该家里蹲!

“亲爹不是卫健委,学医就不能随便选院校”,这句话换种说法适用于所有人的志愿填报,普通人更应该意识到的问题是,自己的人生容错率更低,因为一旦失败,家庭和父母都没有能力给自己兜底。



在这种情况下,人生的每一个重大选择都尤为重要,从中考到高考皆是如此,尤其是高考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一旦选错,轻则耽误自己几年的青春,重则前半生都像这名985女孩一样一蹶不振。

笔者从事教育工作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高考志愿填报,无论是专业还是院校都是随便选的,一点信息都不去提前了解,最后发现,不仅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就连自己的专业在就读院校内,也是弱势学科,毕业后发现找不到工作,跨专业考研又屡屡碰壁,最终沦为又一个家里蹲的大学生。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