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运气赚来的钱,凭本事被骗光,这是最近一位B站百大up主的惨痛经历。
这位美食区up主大强哥,曾连续三届当选百大,算是个大网红。靠着做美食视频,三年赚了几百万。可最近他却表示自己被骗了。2021年,大强哥结识了一位开着高价跑车、住着豪宅且拥有私人飞机的餐饮大佬。大佬称有个好项目,只要大强哥投资1000万,就能跟着赚钱。大强哥对大佬深信不疑,便拉着朋友前前后后投入了1200多万。
到了2024年底,大强哥发现大佬跑路了,1200万打了水漂。他只能砸锅卖铁、东拼西凑到处还债,曾经的迈巴赫变成了自行车,至今还欠着390多万的债。
如今,诈骗现象越来越多,电诈、刷单、杀猪盘,像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大家的血汗钱。在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骗局,诈骗界的“祖师爷”当属庞氏骗局。我是捕门人,致力于窥探正在发生的商业秘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庞氏骗局的前世今生,大家一起提高警惕,躲开生活中的诈骗陷阱。
看到“庞氏骗局”这几个字,你可能以为是一个姓庞的中国人发明的。其实,这个故事的主角叫查尔斯·庞兹,他的一生,就是由无数个庞氏骗局组成。1882年,这个意大利穷小子出生。19岁时,他兜里揣着2.5美元,踏上了美国波士顿码头,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赚100万。结果,他一不小心掀起了1500万美元的“滔天巨浪”。而他自己是这么说的:“我给这个世界看的这场好戏,至少值1500万。”
那这1500万的“好戏”究竟是怎么上演的呢?话说这个庞兹刚到美国时两手空空,只能在杂货店、餐馆打零工维持生计。直到1907年,25岁且精通英、法、意三种语言的庞兹,走进了一家名叫“theside”的银行。他和行长一见如故,摇身一变成为了银行出纳。
这看似是天上掉馅饼,对吧?但馅饼背后往往藏着陷阱。当时,这家银行存款利率高达6%,比其他银行整整高出一倍,生意好得不得了。它是有什么独特商业模式,能许诺这么高的收益吗?其实,它的秘密就是用新存款兑现老存单,以此吸引更多新存款。这么玩的结果,当然是爆雷了。行长卷款跑路去了墨西哥,可怜的庞兹背锅入狱3年。
不过,庞兹这学费没白交,他从中学到了钱生钱的“绝招”。出狱后的庞兹很快就开始“大讲故事”。1919年,他在波士顿宣称,自己在邮票里发现了财富密码,能通过国际回邮代金券赚汇率差,收益率最高可达400%。咱先别急着质疑这个收益率,先来想想什么是国际回邮代金券。
简单说,就是邮票代金券。在那个没有手机,车马很慢的时代,欧美等国通信还非常依赖邮政。但各国邮票不统一是个大问题,于是欧美搞了个万国邮政联盟,并约定在联盟国内,任何人都能用代金券无条件兑换成邮票。庞兹所说的汇率差,是他发现,在美国,1美元能买20张代金券,而如果兑换成西班牙货币去西班牙购买,却能买22张,收益率高达10%。不过,10%的收益率听起来不够诱人,着急搞钱的庞兹干脆对外宣称是400%。而且,他还许诺投资者把钱交给他,45天就能增值5%,3个月就能翻倍。
为了配合这些,还有一篇对庞兹的专访报道。报道里的庞兹住着大别墅,开着豪车,俨然一副财富自由的贵公子模样。于是,有了《波士顿邮报》的背书,再加上超高回报率,有人开始尝试把钱交给庞兹。没过多久,这些人就拿到了收益。
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大家拿着钱蜂拥而至,挤满了好几条街,哭着喊着要来投资庞兹的“掘金项目”。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庞兹就获得了超过3万人的投资,总资金达到了惊人的15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上亿美元。
庞兹走在路上,女孩们会像追星一样对着他尖叫。有人说他是最伟大的意大利人,庞兹还挺“谦逊”:“一般一般,第三吧,第一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第二是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第三就是我庞兹发现了‘金钱’。”
可好景不长,1920年,还是《波士顿邮报》的一位记者,发现了庞兹的不对劲,开始发表文章,揭开背后的漏洞。记者给大家算了笔账:国际回邮代金券确实能赚汇率差,但要满足庞兹所有投资人的收益要求,市场上必须得有1.6亿张代金券流通。而万国邮政联盟总共只发行了27000张,所以这根本就是一项不可能成功的投资。
事实上,庞兹的公司总共买了多少代金券呢?价值只有61美元。所谓的赚汇率差,只是个幌子,庞兹搞的还是他前任老板那套——用新钱还旧债,吸引更多新钱。
骗局被揭穿之后,庞兹的公司遭到疯狂挤兑,短短15天就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庞兹本人也再度入狱,在里面待了9年。再度出狱后,庞兹又在其他国家继续施展他的骗术,几乎每一次都是从“击鼓传花”到泡沫破灭。坊间甚至传言,他还试图诈骗墨索里尼,不过没成功。
多年后,庞兹在巴西去世,由于多次入狱、声名狼藉、诈骗失败,再加上二战时期的混乱,他兜里只剩下了75美元。但他的骗术依然影响广泛,他的人生轨迹完美诠释了“骗子艺术家”的终极形态:用监狱当“商学院”,拿赚钱做遮羞布,把汇率差包装成“点睛石”,最终让无数投资人陷入集体癫狂,血本无归。
我们今天说的资金盘、金字塔式骗局,都是庞氏骗局的“阴魂不散”。要说庞氏骗局有什么特点,简单来说有个公式:离谱的收益率 + 拆东墙补西墙 + 拉人头。包装一个投资项目,许诺反常识的高回报,实际上全靠新钱补旧账,这就是庞氏骗局“手搓财神”的原理。尤其是拉人头才有返利这一点,最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人们都争先恐后,想率先入局,赚后来者的钱,于是就出现了蜂拥而至的场面。
更可怕的是,庞氏骗局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比如说那些让我们转账,拉着亲朋好友一起“发财”的诈骗电话。很多人看到最信赖的朋友通过这种方式赚到了钱,就放松了警惕。最后大家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这也是庞氏骗局防不胜防的原因之一。
甚至还有人对庞氏骗局的套路心知肚明,却以为自己拿到了“主角剧本”,认识几个所谓的“大佬”,就能靠着人脉和信息,成为收割后来者的“镰刀”,却不知自己也是大佬眼中的韭菜。从“e租宝”到“泛亚有色金属”,再到“地圈的plus token”,以及消费领域的“云联惠”等等,这些动辄牵扯成百上千亿的,都是曾经轰动全国、令投资者血本无归的诈骗大案,其中不少本质上就是庞氏骗局。
但庞氏骗局也只不过是诈骗的一类,今天有庞氏,明天还会有王氏、李氏。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千万不要迷信什么稳赚不赔、高收益率。毕竟当你盯上别人的超高收益率时,别人盯上的正是你的本金。建议每一位刷到的朋友,一键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群,帮助自己的亲友捂紧钱包,远离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