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痤疮”?“痤疮”与“青春痘”有何关系?
痤疮就是大家常说的“青春痘”,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常出现在面部、前胸和后背这些皮脂腺丰富的地方。青春期时,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刺激皮脂腺过度分泌皮脂,加上毛囊口角化异常,皮脂排出不畅,就容易堵塞毛孔,形成粉刺。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在这个环境中大量繁殖,引发炎症,进而出现丘疹、脓疱、囊肿或结节等症状。
2.痤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雄激素是痤疮发病的重要因素,它会让皮脂腺变大,皮脂分泌增多。过多的皮脂混合脱落的角质细胞,容易堵塞毛囊口,形成白头粉刺,被氧化后则变成黑头粉刺。皮脂为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提供了“养料”,它们大量繁殖,产生的物质会刺激毛囊,引发炎症,形成丘疹、脓疱。遗传也有影响,家族中有中重度痤疮患者,其他人发病的风险可能更高。另外,高糖、高脂、乳制品饮食,肥胖,不正确的皮肤护理,不良情绪,熬夜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痤疮。
3.痤疮可以治愈么?日常生活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痤疮是可以临床治愈的,但可能会复发。在日常生活中,饮食上要避免高糖、油腻食物及奶制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均衡。作息要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注意皮肤清洁,选择温和的控油保湿清洁剂,不过度清洁,也不要用手挤压、搔抓痤疮,以免引起感染和瘢痕。还要注意防晒,避免长时间日晒,因为紫外线会加重炎症后色素沉着。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很重要,压力过大可能会加重痤疮。
4.痤疮有哪些治疗方式?儿童应该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痤疮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用药物、系统用药、物理与化学治疗等。外用药物如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抗菌药物等,适用于轻度痤疮;中重度痤疮可能需要口服抗菌药物、维A酸类、抗雄激素药物,严重时还会使用糖皮质激素。物理与化学治疗如红蓝光、光动力、激光、化学剥脱等,可用于辅助治疗或改善后遗症。
对于儿童,治疗要更谨慎。新生儿痤疮多为轻度自限性,一般无需治疗,必要时可外用维A酸或过氧化苯甲酰;婴儿痤疮轻度的可局部用维A酸、夫西地酸、百多邦或红霉素,但要注意其副作用;学龄前儿童痤疮若怀疑有内分泌问题,需先排查疾病,治疗原则与新生儿或婴儿痤疮类似;青春期前痤疮的治疗与青少年相似,可外用维A酸,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类药物,要避免使用全身性激素疗法。
5.痤疮治疗后有哪些不良反应?应该如何避免与应对?
外用维A酸类药物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如红斑、脱屑、紧绷和烧灼感等,可从低浓度开始、小范围试用,使用前先擦舒缓修复的护肤品,注意防晒。过氧化苯甲酰可能导致皮肤刺激,还会使衣物、毛发漂白,使用时要从低浓度小范围开始。口服抗菌药物,如四环素类,可能有头晕、胃肠道反应、光敏反应等,8岁以下儿童禁用。口服异维A酸不良反应包括皮肤黏膜干燥、血脂升高等,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脂。
为避免不良反应,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如果出现不良反应,不要惊慌,轻微的皮肤反应可通过加强皮肤护理缓解;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头晕等,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文 | 杨晓晶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
首都儿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新闻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就诊服务
首都儿科研究所融媒体矩阵
觉得好看请点击“在看”支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