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在台海“海峡雷霆-2025A”演练结束5天后,岛内绿营喊出一句话,间接承认了自己是中国人。

最近的岛内绿营人士,突然向大陆喊话称“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呼吁两岸进行对话,他们为何突然转性?可能还要追溯到几天前解放军刚结束的围台军演活动。



(“海峡雷霆-2025A”演练结束后,岛内绿营改口了)

“海峡雷霆-2025A”演练,撼动了全球观众。解放军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武力,更是对当前台海局势的一种强烈表态。东部战区的士兵们磨砺已久,只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以雷霆之势”震慑那些执意分裂祖国的人。

在这场大戏中,解放军不再是单纯地“打一打演习”,而是如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所言,进行一场潜在的“收台”彩排。这种“预演”式演练意义重大,它表明了解放军已经从单一的战略性威慑,转向更具实战意义的准备。在东南沿海连续多年的高频演训中,解放军不断调整策略,逐步从速战速决的思路走向丰富多元的战术运用。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台当局。从台当局那边传来的信号,处处透出紧张与焦虑。这些年,台当局持续上演“谋独”闹剧,试图得到不当利益。然而,如今的现状却是,赖清德不得不面对“严峻现实”。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

这次演练特别引人关注的是,解放军通过远程火箭炮对台湾能源设施的模拟精准打击。永安天然气接收站被锁定,不仅是一个象征,若这一命脉被切断,后果不堪设想

通常情况下,台湾地区50%的发电依赖进口的天然气,而岛内现有的库存最多仅能支撑14天。任何外部封锁的持久化,都意味着整个台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



(解放军模拟打击台能源设施)

马英九曾有预言,如若遭遇恶劣天气或人为干预,台湾的能源供应恐将捉襟见肘。赖清德显然也意识到了局势的严峻,他最惧怕的事似乎正在转变为现实。于是,“台独”分裂势力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因为他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没有能源,岛内运转将岌岌可危。

台湾的“能源依赖症”绝不是凭空而来,事实上,台当局正在被迫直面这样一种尴尬:他们可以选择在各个国际舞台上高唱所谓的“自主”,但却必须现实地去面对能源与粮食供给的潜在断流。



(解放军演习期间,台LNG船都不敢靠港)

早前,台当局曾计划在嘉义市与高雄市新建天然气储备设施,以期在未来减少这种风险的发生。然而,这种应对方式是否能持续维护台湾的能源安全仍是个未知数。哪怕台当局官员安抚台民众称,已经有方式应对封锁。但实际上,台民众对于这种说法根本就不买账。因此也就引申出绿营人士开始向大陆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这样的论调。

如果深入分析来看,其实我们的行动方式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从多方分析来看,我们对“封锁台岛”可能会采取三个步骤。

第一种是有限封锁。具体措施为海警常态化巡航,大陆海警舰艇在台岛12海里内执法,检查船只,并且登临检查“违规”的台船。去年的时候,福建海警就在金门海域常态化巡逻,并多次越过所谓的“海峡中线”,让台“海巡署”被迫退让。



(大陆海警舰艇在台海巡查执法)

第二种是重点封锁,关键在于封锁其重要港口,迫使台湾经济和能源出现问题。具体措施为阻断台岛周围的航道,让外部能源船无法靠港,这次的围台演习,就证实了这一能力,进而让岛内绿营人士怨声载道。

最后一种全面动态封锁,也可能是大陆未来会使用的方式,首先是设立禁飞区与禁航区,位置就在台岛上空,歼-20、歼-16等战机24小时巡逻,击落任何未经许可的飞行器。海上方向,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等关键航道设禁航区,阻止外国军舰介入。

其次,精确打击台军指挥中心、雷达站、军用机场,瘫痪其防御能力,同时在高雄港、基隆港、台中港等关键港口布设智能水雷,阻止船只进出。

可以说,如果真走到这一步,那我们可能也是要对台湾做最后一步行动了。所以岛内绿营人士与其说一些不疼不痒的表态,倒不如拿出实际行动促统,可能这样还会让我们改变一下策略,给他们留下一条活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