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妈妈”:戈壁草原深处爱的传递——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困境儿童关爱行动纪实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王永钦/娜仁图亚


“清明假期值班吗?能回来吗?”见到贾霞时,她正跟结对了14年的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巴都日拉聊着微信。

看到记者,说起自2011年就开始参与的“周末妈妈——巾帼志愿者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行动,贾霞有说不完的话。

“我是第一批‘周末妈妈’,这个爱心行动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当时结对的才三年级的孩子,现在已经上了班,也快到而立之年了……”

像贾霞一样,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这片辽阔的戈壁草原上,一群特殊的“妈妈”用她们的爱,温暖了无数留守流动儿童的心。她们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她们不求回报,只愿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缘起:草原深处的呼唤

2011年,乌拉特后旗妇联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偏远牧区的孩子因寄宿,周末无人照看。还有一部分儿童因家庭破裂、亲人去世、残疾等原因陷入了困境。

这些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所引发的成长中的问题。于是,乌拉特后旗妇联萌生了开展“周末妈妈”公益活动的想法,希望通过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的结对帮扶,为他们提供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2011年那会儿,我们先筛选留守流动困境儿童,摸底完后,最难的是为留守流动儿童找‘周末妈妈’,找什么样的?怎么找?又有多少周末妈妈愿意结对?结对后又能持续多长时间?有太多的问题横在前面。我们就一个一个地筛选、核实,就这样第一批16位妈妈有了着落!”时任乌拉特后旗妇联主席王砚对记者说。

行动:爱的传递与接力

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周末妈妈”巾帼志愿者公益活动一经发起,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乌拉特后旗各机关单位女性将帮扶儿童接回家,让他们享受母亲般的关爱,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郝翠莲是内蒙古移动巴彦淖尔公司乌拉特后旗分公司的一名客户经理。2014年加入“周末妈妈”志愿队以来,她先后结对了不同民族的3个女孩。

每到周末,郝翠莲就把孩子接到家里,做她们爱吃的美食,帮她们洗衣服、洗澡、梳头、辅导作业,也教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问起郝翠莲的初衷,她笑着告诉记者:“作为‘周末妈妈’,我用我的爱,让孩子们感悟这个世界的美好,懂得如何去更好地生活,内生出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帮助她们把握正确的人生航向,成为社会的积极贡献者。”

现在,郝翠莲结对的第一个女孩已经读了大学,第二个女孩也被选为中国足协女子足球训练营少年队员,正在德国集训。第三个女孩现就读于乌拉特后旗第三小学四年级,郝翠莲每周都乐此不疲地为“三宝”奔波忙碌着。

通过多年发展,乌拉特后旗妇联现已建立了志愿者服务档案、志愿服务交流群,制定了完善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强化对志愿者的指导交流,提升关爱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目前,志愿者已扩展到部门单位、爱心企业、社会组织,活动也更名为“周末妈妈·周末爱心家庭关爱娜荷芽宝贝”行动。活动形式也由初期的精神关怀、物质帮扶,发展为亲情相守、经济帮扶等多个方面,既解决了儿童亲情缺失问题,也有效解决了患病儿童的经济问题。

影响:爱的力量在扩散

“周末妈妈”巾帼志愿者关爱留守流动儿童行动,不仅为留守流动困境儿童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更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周末妈妈”已经成为当地妇联工作一个响亮的品牌。它代表了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和爱心传递,更成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象征。许多企业和社会组织纷纷伸出援手,为活动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持。

该项公益行动,十几年连续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乌拉特后旗旗委、旗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乌拉特后旗扩建了民族教育园区“儿童友好家园”,细化了儿童电子阅读、周末亲子活动等多个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周末妈妈”展示实践基地。几届旗委、旗政府主要领导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关爱队伍,积极履行“周末爸爸”“周末妈妈”志愿者服务义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乌拉特后旗共拨付关爱“娜荷芽”宝贝资金 120多万元,争取项目和爱心物资近170万元,帮助到600余名困境儿童。“周末妈妈·周末爱心家庭关爱娜荷芽宝贝”行动开展以来,共结成亲情对子194对。

“周末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项目先后获得全国、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以及乌拉特后旗各类荣誉27项。借助品牌效应,又吸引了更多热心公益的妇女加入巾帼志愿者队伍,将关爱活动扩展至孤寡老人、农村牧区空巢高龄老人等,有效提高了工作覆盖面和服务能力,成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

挑战与展望:让爱延续

尽管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着不少挑战。乌拉特后旗妇联主席邵灵惠介绍说:“一方面,志愿者的数量、资源和素养等方面,难以满足所有孩子多样化的需求。还有对于一些像孤独症儿童,我们也缺乏专业的人员和机构去对接帮扶。”

眼下,乌拉特后旗妇联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计划与更多、更专业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同时,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乌拉特后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新闻表示,在乌拉特后旗这片广袤的戈壁草原上,“周末妈妈”们十几年如一日,用她们的爱温暖了无数留守流动困境儿童的心。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无疆”的真谛,也让人们看到了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愿这份爱能够永远传递下去,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之路。

来源/中国妇女网

编辑/常晨

审核/赵纳源

监审/王慧娟

终审/王慧荣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