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省消保委消息,日前,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一季度消费投诉与舆情分析。分析显示,一季度江苏全省消保委系统受理投诉51464件、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7.72万人次、投诉数据同比下降1.7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844万余元。

消费者关注的热点包括四个方面。智能家居“伪智能”,智能家居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品质量不一、功能夸大宣传、隐私泄露风险以及技术与人性的错位,操作复杂等;旅游消费体验落差大,旅游旺季期间,景区运力不足导致供需失衡的问题凸显,虚假房源预订、服务质量跟不上等问题也影响消费者旅行体验;直播带货市场乱象难除,热闹的直播间背后乱象频出,货不对板、虚假营销等顽疾依旧屡禁不止,卖惨、刷单、坑老等套路令消费者难防;“谷圈”消费日趋低龄化,“谷子经济”从Z世代向中小学生快速渗透,低龄化消费趋势引发了家长和社会的担忧,价格泡沫、天价炒作、版权不明、未成年遭遇诈骗等乱象滋生。

对于智能家居“伪智能”陷阱,江苏消保委表示,智能家居设备已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家居、家电产品具备联网、远程控制等功能,但是这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时有曝光的家用摄像头、智能门锁、语音助手等设备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今年一季度,省消保委系统收到有关智能家电、家居消费相关投诉545件。相关问题主要有部分智能产品缺少完备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用户的摄像头、麦克风等权限被盗取,存在隐私泄露风险;一些网红智能家电以低价、新颖吸引消费者,但使用低质材料或配件,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频繁出现故障,如软件无法使用、触屏失灵、频繁断连、零部件老化快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体验;部分智能家电控制APP广告植入过多,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不同品牌的智能家电控制APP不兼容,管理多个APP较为烦琐,学习和操作成本较高;部分商家夸大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使用效果,打着“智能”的旗号,不少产品外观花哨,功能“鸡肋”,消费者不仅无法真正实现智能化体验,反而增加经济成本及操作时间。

江苏消保委表示,伴随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深度普及,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持续攀升,智能家电家居凭借便捷性、科技感与个性化体验,迅速成为市场新宠。近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明确提出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促进“人工智能+消费”;支持地方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绿色化、智能化升级。乘着政策的东风,智能家电家居的市场释放巨大消费潜力,面对当前市场存在的问题,如何推动智能家电家居行业行稳致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江苏消保委建议,商家应当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算法,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处理数据,保障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降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避免过度广告植入,简化智能控制APP的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降低消费者的学习成本;行业内部可倡导各企业智能家居互联互通,实现兼容,便利消费者使用需求。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口碑良好、有严格产品审核和售后保障的产品;仔细设置智能设备获取信息的权限,避免敏感信息被过度收集;谨慎理性对待APP内出现的各类广告推送,对不确定的产品和服务要先详细了解后再决定是否消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