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应大)携手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共同在挝琅勃拉邦举办2025“澜湄周”之“共话澜湄铁路暨魔都牵手古都”活动。活动期间,上应大教师为苏发努冯大学工程学院学生上“铁道工程专业汉语”课程,这是中老工程师学院成立后的首次授课。
“中老友谊的未来在青年,互联互通的根基在心心相通。中方愿为中老友谊之路培育更多栋梁之才。”上应大在海外建设中老工程师学院与国际教育“天佑学堂”,通过跨国产教融合模式,打造“铁路+文化”育人体系。未来,上应大将通过线上与线下授课答疑相结合方式,为当地培养更多合格的铁路工程师。
“囿于当地家庭经济条件有限,很多学生无法来上海留学。”参与授课的上应大铁道工程专业教师杨康告诉记者,为了上好让老挝同学“听得懂、学得下”课程,上海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还要克服当地硬件上的短板。
“从成为合格的铁路工程师角度看,同学们还有不少课要补。但我能感受到老挝同学认真劲头,上课注意力集中,参与度非常高。”杨康说,他们非常珍惜这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
上应大老挝籍毕业生的陈思的故事就是例子。在中老铁路线上工作3年,他已从技术员成长为技术管理复合型员工,如今收入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中方师傅用画图、示范甚至肢体语言,耐心教会我们技术。如今,我能独立完成道岔维护,看着家乡因铁路而繁荣,这就是中老友谊最真实的写照。”
琅勃拉邦市市长旺通·哈沙展表示:“中老铁路开通以来,琅勃拉邦与上海的合作日益紧密。两批老挝留学生赴沪学习铁路技术,学成归来后成为中老铁路的骨干力量。这条铁路不仅带来了发展机遇,更让两地人民的心更加贴近。”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为中老铁路成建制培养本研层次高级铁路技术人才的高校,上应大已累计为老挝培养铁路高级技术人才超60人次,其中10余人已成长为中老铁路技术骨干;通过“铁路+教育”创新,组织线上线下研修项目覆盖老挝政府官员、工程师及民众万余人次,将上海的教育经验转化为澜湄区域的发展动能。
原标题:《为老挝培养更多铁路工程师,中老工程师学院成立后首次授课》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洪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