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宣布将出售巴拿马港口经营权后,其与美国财团的港口交易便遭到了多方审查。
4月7日,巴拿马审计长办公部表示,他们在审查长和集团于巴拿马运河港口特许经营合约时,竟发现了多项违规行为。
李嘉诚
最关键的是,巴拿马政府还打算对当初授权续签港口特许经营权的官员提起诉讼,这一行为也被外界解读为巴拿马试图从长和集团手中收回港口经营权。
那么,长和集团涉嫌合同违规一事,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金融界 4月9日关于“贝莱德227亿美元收购长和港口业务陷入多方审查,巴拿马或将收回经营权”的报道
难道李嘉诚真的要丧失巴拿马港口的经营权了吗?
李嘉诚算盘彻底落空!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7日,巴拿马审计长办公室突然发布重磅公告,指控长江和记实业旗下的巴拿马港口公司(PPC)在2021年续签港口特许经营合同时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这份审计报告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将持续一个多月的港口交易争议推向白热化。
巴拿马港口
根据审计结果,长和集团被指未按合约规定向巴拿马政府支付10%的净利润分成,累计拖欠金额高达12亿美元。
李嘉诚
更严重的是,审计人员发现合约续签过程存在程序瑕疵,巴拿马政府未通过公开招标程序,直接与长和集团达成续约协议。
这一行为涉嫌违反巴拿马《公共采购法》第34条关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必须公开竞标"的规定。
港口
消息公布后,巴拿马总检察长办公室迅速启动刑事调查程序,计划起诉2021年批准续约的时任海事部长和三名高级官员。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也在记者会上措辞强硬,扬言任何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都必须付出代价。
他的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巴拿马政府试图通过法律手段收回港口经营权。
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右一)
然而,这场审计风暴的时间点十分耐人寻味,就在审计结果公布前三天,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率团访问巴拿马,双方签署了《美巴安全合作协议》。
该协议中明确提到“维护巴拿马运河的安全与中立”,而赫格塞斯在科隆港视察时,特意强调“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关键航道”。
长和集团
其实这场风波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长和集团通过公开竞标击败法国达飞轮船和新加坡港务集团,以1.26亿美元获得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25年特许经营权。
这笔交易在当时被视为李嘉诚全球化战略的标志性胜利,2021年,长和集团与巴拿马政府签署续约协议,将经营权延长至2047年。
李嘉诚
根据合约,长和需在续约后10年内投资10亿巴波亚(约合10亿美元)用于港口现代化改造。
截至2024年底,长和已实际投入16.95亿巴波亚,超出合约要求70%,但审计报告指出,这些投资主要用于港口内部设施升级,并未按约定改善周边公路和铁路网络。
李嘉诚
但真正引发争议的则是税务安排,审计人员发现,长和通过设立免税分包商,将部分业务利润转移至离岸公司,导致巴拿马政府少收税款约66.3亿港元。
这种操作在国际商业中并不罕见,但审计长弗洛雷斯指出:这种钻法律空子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财政利益。
更关键的是,长和集团在2021年续约时,巴拿马政府并未要求其重新进行环境评估。
环保组织“运河守护者”指控,长和集团的扩建工程导致运河周边红树林面积减少18%,威胁到当地生态平衡。
这一指控也为巴拿马政府提供了另一个收回经营权的法律依据。
港口
面对指控,长和子公司PPC连发十条声明进行了反驳,声明指出12亿美元欠款是审计人员“错误计算”的结果,实际应付款项为2.34亿巴波亚。
声明还附上2020年巴拿马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其中明确认可了长和的投资合规性。
长和的法律团队更是抓住关键漏洞:巴拿马《港口法》第17条规定,特许经营权续约无需重新招标,只需双方协商一致。
而2021年的续约协议正是依据这一条款签署的,此外长和还指出环保评估的缺失是因为巴拿马政府在续约时明确豁免了这一要求。
但巴拿马政府显然有备而来,目前巴拿马最高法院已经宣布受理针对长和的诉讼,并成立由五名法官组成的特别合议庭。
由此不难看出,这场博弈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巴拿马最高法院计划在4月末举行听证会,届时将听取双方陈述并可能作出初步裁决。
若法院裁定合约无效,长和将面临立即丧失经营权的风险。
有分析认为,这场围绕巴拿马港口爆发的风波,最终可能以三种方式收场:一是长和与巴拿马政府达成和解;二是国际仲裁庭作出有利于长和的裁决;三是长和在多方压力下放弃经营权。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风波都将成为全球化时代商业与政治深度交织的经典案例,而那些试图游走于规则之外的资本玩家,终将为自己的短视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