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杞县,春风和煦,绿意盎然。4月9日,在河南开封杞县县委宣传部的组织下,由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干部组成市民考察团一行20余人走进官庄乡与西寨乡的田间地头,实地探访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近距离感受产业兴农带来的蓬勃生机。
在官庄乡梨园内,梨花如雪,缀满枝头。考察团成员驻足于梨膏、梨酒等深加工产品展台前,聆听副乡长徐晨曦的介绍。自2019年起,当地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双绑”机制,整合省财政资金25万元,通过土地流转逐步扩展梨树种植规模。如今,800余亩梨园覆盖6个行政村,红梨、贡梨等高产优质品种亩产达4000-6000斤,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带动百余名村民就业增收。“以梨为媒,不仅富了口袋,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县市民考察团成员、政协委员李文森感慨道。
考察团沿涡河官庄段前行,金黄的油菜花海随风起伏,与碧水蓝天相映成画。这片花海不仅是春日胜景,更是村民的“致富田”。村民自发种植油菜花,通过菜籽油加工与乡村旅游实现增收。后石村村民石会林向考察团算起账:“每亩菜籽榨油200斤,增收1000元左右,加上游客消费,收益要比种植传统作物高得多。”花海经济既美化了乡村,又为村民开辟了一个多元增收的渠道。
接着,考察团转至西寨乡马中桥村蛋鸭养殖场,140余座现代化蛋鸭养殖棚整齐排列,年存栏量达120万只的养殖基地令人瞩目。西寨乡宣传委员王桂青介绍,当地创新“党建+基地+农户”模式,盘活林下资源,发展蛋鸭养殖与特色种植。鸭粪用于果树施肥,果林为鸭群提供天然活动空间,形成循环农业链,务工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了金山银山!”考察团成员、一线教师王立申赞叹道。
活动结束后,考察团成员、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邵金忠表示:“此次考察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乡村产业的蓬勃活力,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考察团成员一致认为,官庄乡和西寨乡的实践为杞县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应进一步推广特色产业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春风拂过金杞大地,乡村振兴的画卷正以产业为笔、生态为墨,勾勒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图景。市民考察团的实地探访,不仅展现了乡村发展的丰硕成果,更凝聚起全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共识。未来,杞县将继续探索市民考察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图片/叶中琳 刘启旸)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