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焦作日报
2025年4月10日《焦作晚报》A05版
老人送锦旗感谢晚报帮他圆梦——
跨越半个世纪 英烈魂归故里
今年3月31日,72岁的李玉良来到二叔李永正烈士墓前祭拜,临走时,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两捧烈士墓上的黄土。回到孟州后,他将黄土撒在了自家祖坟上。至此,英雄终于魂归故里,这场跨越时空的寻亲之旅,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而这一切,还要从1960年说起……
李玉良(右)送锦旗感谢《焦作晚报》帮他圆梦。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欢 摄
半个世纪前的遗憾
1929年6月,李永正烈士出生于孟州市长店村。1947年,他响应号召,毅然投身军旅,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1960年,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来到李玉良家中,带来了李永正牺牲的噩耗,可牺牲地点却不知晓。1961年,李玉良的爷爷离世。临终前,老人家紧紧握着大儿子李永清(李玉良父亲)的手,叮嘱一定要找到二儿子李永正牺牲的地方。此时的李家很穷,这个心愿只能暂时搁置。
1965年,父亲嘱托只有12岁的李玉良,让他有机会一定要找到到二叔李永正的牺牲地。1968年12月,15岁的李玉良代表父亲写信给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查询二叔李永正牺牲的地方,可一等就是5年。1973年,李玉良收到了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今宜宾市南溪区)革命委员会寄来的一封信和一张李永正烈士之墓的照片。信中说,李永正烈士的出生日期是1926年6月,参加革命时间是1949年9月。这些信息与二叔李永正的信息有较大出入,但当时李玉良和家人猜测可能是登记有误,毕竟能找到一点线索已实属不易。从那以后,家人都坚信二叔李永正牺牲在了四川。1988年,李玉良还专程前往南溪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祭拜。
一个电话,重启寻亲征程
2022年4月10日,一个来自四川省泸州市的电话再次开启了李玉良的寻亲之旅。打来电话的是泸州市积善志愿者协会执行会长苏佐。
苏佐出生于1963年,多年来致力于志愿服务,不断寻访、帮助当地老兵,并为老兵和烈士寻找亲人。苏佐从小生活在泸州市泸县兆雅镇型家村,村里有一座烈士的坟茔,墓碑上镌刻着“河南省梦(孟)县张家店李谋正烈士之墓”。后来,他在《泸县史话》一书中看到作者白康林撰写的文章《缅怀李谋正烈士》,书中详细记录了李谋正烈士牺牲的经过以及个人情况,便萌生了寻找烈士后人的想法。
经苏佐进一步了解后,推测烈士李谋正的名字应为李荣正,籍贯是河南省孟县第三区张家店,出生于1930年前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6军48师排长,1950年2月牺牲。苏佐辗转联系上《焦作晚报》记者说明情况。之后,《焦作晚报》以《急寻!泸州牺牲的孟州籍烈士李荣正后人》为题对此事进行报道。
报道一经发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孟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热心市民和军史专家等纷纷提供线索。
我市军史专家吉怀儒结合泸州当地史料以及《孟县志》《孟州市军事志》,推测解放后的孟县行政区划分中第三区的张店村为现在的长店村。在孟县谷旦乡革命烈士英名表上,烈士李永正出生于1929年6月,1950年2月牺牲,牺牲时所在的部队为10军28师。吉怀儒由此判断,烈士李永正和牺牲在泸州的烈士李荣正很可能是同一人。
时任孟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张伟峰也表示,2021年5月21日,泸县税务局的党员志愿者何建平、江华等人写求助信,为牺牲在泸县的烈士李荣正寻找亲人。当天,他就着手调查。通过比对资料、走访烈士后人和群众,又与志愿者沟通后推论:因“永”“荣”“谋”“雲”在当地话中发音相近,推测当时群众很可能将烈士李永正姓名中的“永”误听成了“荣”。
因李荣正烈士的信息和其二叔李永正的信息很相近,李玉良便与苏佐联系,详细了解李荣正烈士牺牲的具体地点。彼时,众人皆未料到,这仅仅是一场传奇寻亲之旅的开端。
重名之谜,谁是至亲血脉
2022年至2025年,李玉良想确认李荣正烈士是否为其二叔李永正,便提出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鉴定,可南溪和泸县两地烈士墓中的遗骸都不具备做DNA的条件。
2023年,李玉良决定沿着二叔李永正当兵后的轨迹线索寻找其牺牲地。他先后前往太原市双塔革命烈士陵园、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在这里,李玉良获知了孟县籍烈士张元林的情况。根据张元林烈士参军和牺牲的时间推算,李玉良的二叔李永正和张元林均是1947年7月从本村学校参军,后从太岳军区四分区独立二团调归到孟县独立营。李玉良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初步认定埋葬在泸县的李荣正烈士应该是其二叔。但为了进一步确认,2024年清明节前,他把自己搜集的资料邮寄给了四川省泸州市的《川江都市报》。2024年4月15日,《川江都市报》刊发了《一封来自青岛的求助信:在泸州牺牲的“李荣正”是我二叔吗?》的文章,面向社会征集线索、寻找知情人。
跨越千里,终圆梦
今年3月8日,李玉良从山东省青岛市的家出发,第一站是家乡焦作。他到达焦作后,先后前往焦作市和孟州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再次说明了寻找亲人的想法,随后便踏上开往四川的列车。此行,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想确认牺牲在宜宾市南溪县的李永正烈士和牺牲在泸县兆雅镇的李谋正烈士,到底谁才是二叔李永正。
3月27日,李玉良到达宜宾市。经过实地走访,在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帮助下,经比对后最终确认,牺牲在此地的李永正烈士并不是自己要找的二叔,两名烈士只是重名。
3月29日,李玉良抵达泸州市。随后,在爱心人士苏佐、白康林、章正超、江华、白云诃等人陪同下,到泸县兆雅镇型家村调查走访。在型家村,他们见到一位为烈士寻找亲人的胡运禄。
胡运禄,今年76岁,曾在20世纪80年代当过型家村的生产队长,他的家就在离李谋正烈士墓不到1公里的地方。自1982年起,胡运禄便自发为烈士墓填土、除草,也是最早寻找烈士后人的村民。1991年9月,兆雅镇向烈士墓碑上留下的地址发去了信函,当时的孟县民政局回复,该县有一位烈士叫李永正,但经核实烈士牺牲在四川南溪。
胡运禄说,村里的老人都知道李谋正烈士是剿匪牺牲的,大家对烈士非常敬重。李谋正烈士牺牲后,当地村民自发埋葬了烈士,并立了一块木牌当墓碑。当时木牌上写着的名字是李雲正,还有烈士牺牲的时间和出生地。1953年,当地群众筹钱给烈士正式立碑,因李雲正为当地谋利牺牲,大家就把烈士名字中的“雲”改为“谋”。
李玉良(中)到泸县烈士陵园祭奠二叔李永正烈士后与陪同人员合影留念。白云诃 摄
今年3月31日,李玉良一行人前往泸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查证资料进行比对,并结合当地口音的发音情况,最终,确认李谋正烈士就是自己苦苦寻找多年的二叔李永正。
这场跨越豫川两省、历经半世纪的寻亲之旅,终于在无数人的努力下圆满画上了句号。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颖江 报道
20位“焦作名师”形象惊艳亮相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 点击关注 --
总值班:吕正军 统 筹:王 鹏 梁易凝
责 编:王建新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苗佼菲 梁易凝 校 对:黄小霞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