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2025年4月8日,韩国代总统、国务总理韩德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一场时长28分钟的通话,这是特朗普开启其第二任期后,韩美领导人之间的首次交流。表面看,这场通话充满“盟友之间的热情寒暄”,但透过言辞的热络,隐藏的却是深层的战略焦虑、经济算计与地缘筹码的重新校准。



韩方在通话中表达了对韩美“外交安全根基”进一步深化的希望,但问题是,这根基真的稳定吗?韩德洙说希望在LNG、造船、贸易等领域扩大与美国合作,但换个角度看,这些话更像是“安抚式示好”与“经济投名状”,意在讨好重新执政的特朗普,抢在他设下新的关税或贸易壁垒之前把韩国塑造成“听话的战略伙伴”。

韩美之间的盟友关系在拜登政府时期已呈现“蜜月式膨胀”,从“华盛顿宣言”到“延伸威慑”再到三边合作机制,美日韩关系被推进到了冷战后最紧密的时期。但特朗普的回归注定带来一次方向盘的剧烈转动。他对日韩安全问题的关注远不如对贸易赤字、军费分摊、制造业回流的执念来得深。他关心的从来都是“美国有没有吃亏”。因此,韩德洙这通电话,不仅是例行公事,更像是一次战略测试与提前“交保护费”。



韩德洙在通话中特别强调了三点:朝核、军同盟、经济合作,看似全面,实则处处设防。特别是在朝核问题上,韩方重申“希望美方与我们共同让各方意识到去核意志大于拥核意图”,这句话乍听合理,实则透露出深重担忧。因为自特朗普当选以来,其对朝鲜的态度始终暧昧不清。回顾2018年“新加坡会晤”到2020年“河内破局”,特朗普在任期内曾上演“从互骂到牵手”的外交过山车。而如今再度上台,他是否愿意继续施压朝鲜尚不确定,甚至不排除再来一次“领导人峰会秀”,用“友好姿态”换取选票声望。

而韩国,正处在政局敏感期。尹锡悦下台,韩德洙临时接任代总统,国内政坛派系林立、外交路线未明,急需通过加强对美关系稳住国家战略重心。此时与特朗普通话,不仅是“外交必修课”,更是对华盛顿再次表忠心的象征操作。通话中频频强调“三边合作”“朝核威胁”,无非是在提醒美国,我们仍是你在亚太最可靠的桥头堡,请不要因为白宫换人就削弱对韩支持。



然而,特朗普可不是轻易买账的人。他在通话中虽然没有公开对韩提出军费分担或贸易让利要求,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不在意这些。过往,特朗普总是先和你握手,后面才是账单。而且这一次,他的“账”恐怕更直接、更冷酷。他需要的是把韩国打造成“买美国气、造美国舰、让利美国企业”的客户国,而不是一个在朝核议题上“对等协商”的盟友。

韩德洙与特朗普通话,确实是“盟友对话”,但本质上更像是一场“审判面谈”。韩国以朝核、能源合作为筹码,希望换取特朗普政府对其战略地位的再认同。而特朗普,则在这28分钟里重新审视了这位亚洲“准附庸”还能为美国贡献多少价值。美韩之间的这通电话只是开端,后面的谈判桌,才是决定未来格局的主战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