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寰球汽车连线了奔驰、宝马、林肯、福特、道朗格等多家涉及美国原产整车进口业务的品牌。受访品牌普遍表示,目前仍处于观望状态,尚未对销售政策或价格体系作出调整。
“一方面是顶层政策刚刚发布,仍需各环节逐级解读和消化;另一方面也出于对后续细则可能变化的谨慎考量。”某品牌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福特品牌经销商也坦言:“这次来的太突然,我们内部还在等总部统一口径和指导。”
但据消息人士透露,JEEP在昨天的全新牧马人(参数丨图片)上市发布会上,对媒体小范围表示,JEEP今年不会因为关税进行价格调整。
在天津港等平行进口车主要集散地,部分热门车型如美规GLS、道奇Ram等已传出价格上涨信号,尤其是针对未能赶上“在途豁免”政策的库存车,调价压力逐渐显现。然而,大多数贸易商仍选择按兵不动,等待政策进一步明朗。
终端销售层面,部分销售顾问已借助“关税上涨”的市场预期,推动客户提前下单,甚至加速现车清理。“目前到港的现车基本是老税率价格,客户能接受的话就赶紧买,我们也在抓紧清货。”一位平行进口商的销售经理表示。
与此同时,寰球汽车注意到,多个品牌经销商对美规车型的新订单普遍持谨慎态度。目前,多数门店仅接受客户登记,暂未启动实质性预定流程。“风险太大了,客户订车我们也不敢保证最终价格,除非手上有现货。我们现在都在劝客户再等等看。”一位华北地区经销商说。
政策方面,4月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第4号与第5号公告,明确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以回应近期美方对中国产品实施的新一轮加税措施。
同日,海关总署同步发布执行公告,设立“缓冲窗口期”:凡在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之前从启运地启运,并在5月13日24时前完成申报进口的“在途货物”,可申请免征本轮加征的关税。申请企业须在报关单备注栏注明“<加征关税在途货物>”,并提供运输起始时间、路线等证明材料,确保信息真实合法。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加征关税的幅度已远超此前数轮调整,销售体系难以通过内部消化应对价格压力。“现在美产车几乎已经没有利润空间,客户也下不了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天津地区平行进口车商表示。
资料显示,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整车约11万辆,其中约40%通过品牌官方渠道引进,其余则依靠平行进口及其他方式进入市场。当前在售的进口车型中,奔驰GLE、GLS,宝马X7、X6,福特F-150猛禽、野马Mustang,林肯领航员,通用道朗格全系、JEEP全系,以及特斯拉Model S、Model X等,均为典型的美国原产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此轮关税调整无疑将对整体进口车市场带来实质性影响,尤其是对美规车源依赖度较高的平行进口渠道,价格策略和库存管理都将面临新的挑战。
寰球汽车注意到,目前二手车市场尚未出现明显波动。一方面是因为美产车型在二手市场占比较低,另一方面价格反应通常具有滞后性。有分析指出,若新车端持续上调价格,二手市场预计将在未来1至2个月内出现价格联动。
专家表示,从本轮政策落地节奏来看,从消息释放到正式执行仅用不到一周时间,市场准备时间极为有限。尽管中美之间整车直接进出口的总量并不算大,主要集中在高端豪华品牌,短期影响相对可控;但从产业链层面看,政策持续演变之下,对零部件进口、加工贸易及配套体系的冲击将更为深远。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在途货物”申报窗口临近,行业已进入“窗口期博弈”阶段。谁能准确把握政策节奏、理顺库存结构,将在接下来的市场调整中占得先机。与此同时,业内也在密切关注后续是否会有更多细化指导出台,或中美之间是否存在进一步的磋商可能。
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当前正处于“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博弈与“谨慎等待”之间。影响车价的不仅是关税本身,还包括政策落地节奏、品牌策略及渠道执行力。在多重变量叠加下,进口车市场已然进入一个真正的“政策观察期”。
关于对进口车市场的影响,寰球汽车仍将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