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世界帕金森日

我们常常以为,“手抖、动作慢”是帕金森病的唯一标签。其实,那些藏在暗处的“沉默症状”——逐渐褪去的嗅觉、半夜的噩梦、对一切失去兴趣、便秘……这些比运动症状更早出现、更难被察觉。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北京天坛普华医院提醒大家,通过早期识别和科学治疗,可以显著延缓帕金森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李阿姨是一位退休教师,生活一直规律而充实。然而,近半年来,她发现自己总是提不起精神,对以往热爱的事物也失去了兴趣。起初,她以为是年龄增长带来的自然变化,没有太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阿姨开始频繁出现便秘、失眠的问题,晚上常常辗转反侧,白天则感到疲惫不堪。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阿姨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帕金森病的科普节目,才意识到自己的这些症状可能与帕金森病有关。她赶紧来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帕金森病。

隐形症状:帕金森病的另一面

帕金森病,常常与“手抖”、“动作慢”等运动症状联系在一起。其实,帕金森病还有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非运动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运动症状出现几年前就已经存在,却往往被患者和家属忽略。

1

消化障碍:表现为顽固性便秘、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

2

情绪障碍:以抑郁居多,患者可能表现出情感淡漠、兴趣减退、思维迟钝等。

3

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多梦、夜间频繁觉醒、睡眠呼吸暂停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日间精神状态。

4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血压波动、体位性低血压、多汗、流涎、排尿障碍等症状。

5

认知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认知障碍甚至痴呆。

早期发现,科学干预

改善症状:早期治疗能有效减轻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使患者日常活动更自如,提高生活质量。

延缓病情进展:早期治疗可减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速度,有助于推迟疾病进入中晚期的时间,延缓病情恶化。

减少并发症:及时治疗能降低跌倒、骨折等意外风险,减少因长期卧床引发的感染等并发症。

减轻家庭负担:早期治疗可减少照护患者所需的人力和物力,缓解家庭经济与精神压力。

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患者能更好地参与社交活动,保持正常工作和生活能力,维持较好的心理状态。

总之,帕金森早期治疗意义重大,患者应尽早接受规范治疗,并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管理,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想让更多人知道:

帕金森病的“敌人”不只是颤抖,更是忽视。

早一天发现,早一天科学干预,

就能早一天留住生活的主动权!

普华医生


孙慧英

神经内科医生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点击预约

专业擅长:神经内科常见多发及疑难重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脑梗死、脑出血、癫痫、帕金森氏病、脑炎、脑膜炎、头晕、头痛等。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硕士研究生;武汉大学本硕连读,临床医学、神经病学方向,2012年毕业;毕业后曾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各大内科、急诊、重症病房轮岗2年,打下了扎实的医学基础;2015年加入北京天坛普华医院,在神经内科工作近10年,对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及罕见病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上滑看更多

*本页面信息仅供参考,并不含有关于使用任何药物、医疗技术、外科设备、诊疗方法的广告或意图。

*本页面内容为科普性质,不应用于医疗、保健问题的解决或疾病诊断,不作为诊疗依据,个人情况需遵医嘱。

*本文图片来源:包图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