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天,美国民众发现鸡蛋成了奢侈品。加州超市里,一打鸡蛋标价15美元(约108元人民币),是禽流感前的3倍 。

纽约一位单亲妈妈在社交平台哭诉:“孩子的早餐从煎蛋变成燕麦片,但政客们还在忙着打贸易战。”



欧洲的硬气回怼
当美国农业部向丹麦、荷兰等国发出“紧急求蛋信”时,得到的回复堪称教科书级打脸:
丹麦:“欧洲没有多余鸡蛋,全球都在缺蛋” ;
荷兰:“先把20%禽类关税取消了再谈” ;
法国:“我们自家都不够吃” 。

更绝的是,欧盟直接“以牙还牙”——计划对包括鸡蛋在内的20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 。有网友调侃:“美国这波操作,像极了吵架时摔门而出,结果发现钥匙没带又回来敲门。”

这场危机的导火索是持续3年的禽流感,美国累计扑杀1.68亿只蛋鸡,占全国存栏量的25% 。但真正让“蛋荒”演变成闹剧的,是政府的“神操作”——一边对欧盟钢铝加征25%关税,一边低声下气给欧洲写信求购鸡蛋 。



普通人的“鸡蛋自由”哪去了

这场危机撕开了美国社会的裂痕:34%的美国人停止买鸡蛋,低收入家庭被迫用植物蛋替代 ;黑市走私猖獗,毒枭用无人机偷运墨西哥鸡蛋,价格炒到20美元/打 ;连锁餐厅集体涨价,华夫饼屋每颗蛋加收0.5美元,烘焙店面包涨价15% 。

讽刺的是,美国三大蛋企控制着60%产能,疫情期间利润暴增500%,却拒绝投资防疫 。有养殖户直言:“政府防疫机构裁员40%,检测效率下降50%,这才是疫情失控的真相” 。



这场闹剧让人想起1930年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的全球贸易萎缩。如今美国重蹈覆辙:

对墨西哥鸡蛋设238%关税,导致合法进口价比黑市贵4倍 ;威胁丹麦交出格陵兰岛,转头又求人家卖鸡蛋 ;投入10亿美元防疫却削减基层机构,被批“钱都花在刀刃背上了”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一针见血:“贸易战没有赢家,最后都是老百姓买单” 。



当纽约市民抢购土耳其进口蛋时,一位老人感叹:“真正的强大,是让普通人吃得起饭。”

这场“鸡蛋荒”暴露出一个真理:挥舞关税大棒的国家,终将被反噬的铁锤砸中脚趾。毕竟,老百姓的菜篮子,从来不讲地缘政治,只认柴米油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