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综合英国《卫报》、德新社报道,北约消息人士4月4日透露,正就乌克兰停火问题进行谈判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要对俄罗斯失去耐心了。4月3日至4日,北约各国外长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讨论加强北约防御能力的问题。德新社从与会者那里了解到,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特朗普可能不会再“陷入普京无尽的拖延战术”了。鲁比奥说,确认俄罗斯在和平问题上的态度是否严肃,可能需要几周而非数月的时间。

在当前战况下,除非俄罗斯开出的条件都能得到满足,否则俄方不太可能主动停下进攻。此前普京签署总统令,将在4月到7月中旬期间,招募16万俄公民入伍,这一数字相比往年有所增加。不过,俄国防部明确表示,这次大规模的征兵与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无关,这些士兵不会被派遣到乌克兰战场,而是分配到国内的固定驻军地点。虽然不会直接上战场,但有了这些新兵源的输入,老兵自然就可以在需要时派驻战场了,也算是变相在俄乌战场增加了筹码。



俄罗斯士兵(资料图)

事实上,美俄之间的战略分歧从来都不是小事,而是系统性的。在特朗普眼中,所有事务都可以交易,只要给足筹码,哪怕是核电站、北极航线,甚至乌克兰的命运,都可以摆上谈判桌。但在普京眼里,领土主权和国家尊严是不可碰触的红线,哪怕换来再多好处,也不能轻易让步。

俄罗斯现在的态度很明确:除非美国和乌克兰答应自己的条件,否则不停火。就算美国加强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俄罗斯也不会放弃预定目标。

普京比谁都清楚,经济不好还可以扛过去,手段还是有的;但若是轻易停手或做出让步,那么政治上会立马遭遇国内的反弹。战争已经打了3年多,俄罗斯从上到下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不能控制乌东四地全境,彻底让乌克兰屈服,并兑现对民众的承诺,那么到时候要为此负责的,恐怕就是克里姆林宫了。

鲁比奥之所以在此刻抛出制裁威胁,是在为特朗普政府制造一个“如果普京不配合,我们就硬打”的后路。但这样做的风险在于,美国再次回到一种模糊、矛盾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乌克兰政策模式:一方面,白宫继续推动和谈;另一方面,国务院和国会又准备追加制裁与军援。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莫斯科看不清美国的底牌,连基辅也开始质疑“特朗普模式”是否真的可信。乌克兰的反应更复杂。他们本就对特朗普的“交易式和平”抱有强烈警惕,现在鲁比奥的表态某种程度上给基辅“吃了一颗定心丸”。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不排除特朗普突然决定与普京通话的可能性,但在俄方表达全面停火的意愿前,美方做出更大让步的可能性其实并不高。毕竟俄乌双方的分歧相当大,很难达成全面停火。特朗普政府下场“促和”也是出于减少党内分歧,降低美国援乌支出等考虑。这种情况下,美方可能在和谈条件上对俄方做出让步,却不可能对普京政府“予取予求”,因为只要达成部分共识,促成俄乌临时停火,美方就可以从战场“抽身”,接下来的“烂摊子”完全可以交给欧洲国家。

鲁比奥称,北约盟国对美国承诺的怀疑是一种“臆想症”。他对记者们说: “美国是北约成员国……美国在北约的积极程度与以往一样。”据报道,特朗普曾表示,北约国家应将国内生产总值的5%用于国防。而且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国家目前都没有达到这一水平。他说:“我们确实希望大家离开时能带着这样一种共识,即我们已经走上一条现实的道路,每个成员国都做出了承诺并将履行承诺,将国防支出的比例提高到5%,这其中包括美国。 没人指望能在一两年内做到这一点,但这条路必须要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