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移民观察员无忧,科普华人移民的博主。

4月9日,中国教育部发布了2025年第1号留学预警。

全文称:“近日,美国俄亥俄州通过有关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华消极条款,对中美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施加限制。教育部提醒广大留学人员,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

在中美贸易战升级的当口,中国教育部发布这份留学预警,它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美国有关州通过的法案中有哪些限制中美教育交流的条款?中国人以后去美国留学,有哪些风险需要防范?

这些问题我会为大家一一分析解答。同时我也想起不久前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到:不要误以为当下发生的事情只是关税。“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典型的全球货币、政治与地缘秩序的系统性瓦解。这类瓦解每一代人只会遇到一次,但在历史上,它在类似不可持续的条件下曾多次上演”。

首先,中国教育部发布这份留学预警,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美国俄亥俄州在3月28日通过了一项名为“俄亥俄州高等教育进步法案”,也叫做俄亥俄州参议院第1号法案(SB1)。

那么这个SB1法案主要出台了什么新条款呢?

包括:取消多样性、公平与包容(DEI)培训和活动;禁止教职工罢工,并引入更严格的教师评估,包括终身教职后的审查;强制所有本科生修读美国政府或历史课程,包括《独立宣言》和《联邦党人文集》中的指定阅读;缩短大学董事会成员的任期等等。

其中针对中国有专门一项条款,即禁止州立大学接受来自中国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捐赠和礼物。与中国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新合作或续签合作需通知州教育专员,并遵守联邦出口控制和制裁要求。

总结为:禁止接收中国捐款与规范审查合作。

中国教育部认为,这些条款将对中国高校教育交流合作起到限制作用。基于美方的这种行为和态度,那么中国也需要展现出相应的态度和措施。

发布留学预警,就是在告诉美方,你们的做法是错误的,而且我们也不会被“封锁制裁”所屈服。大不了,中国学生不去美国留学,世界上还有那么多国家,都盼着中国学生来呢。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一直都是中国留学的第一大国。每年有20到30万中国留学生前往美国深造。双方在高校教育上的合作可以说是“双赢”的状态,中国学生学习到了知识,而美国高校收到了学费,同时留学生在美国的消费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维护这种教育合作,中国的有关机构还会向美国高校捐款。

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学从2013年以来总共接收了2.035亿美元的外国捐赠,其中来自中国的捐赠超过1500万美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国门户”(China Gateway)项目,该项目旨在促进中美的学术交流和学生合作,例如推广学术课程并为学生寻找实习机会。

这些捐款和合作项目,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就成为了“对国安安全的威胁”。多年来一直百般阻扰,今天终于通过立法来达到他们“清除中国威胁,全面围堵中国”的目的。

别以为这就是教育上的“脱钩”,这是美国要与中国全面“脱钩”的一个环节而已。

限制教育交流,充当“关税暴君”,强行与中国“脱钩”,这些都是美国的错误。

而美国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智慧和坚韧。

不去美国留学能怎样?不跟美国做生意了也饿不死!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共克时艰的精神,不是美国“红脖子”能比的。美国人饿三顿就哭爹喊娘,要走上街头大闹,他们的政府就受不了。

中国人是苦日子里熬出来的,是水里进、火里出,多难兴邦中闯出来的铁骨头、硬汉子!美国人经历过的历史,中国人都经历过。美国人没经过的历史,中国人也经历过。没饭吃都能造出原子弹,更何况现在有原子弹还能吃饱饭!

而且现在也不是美国说一句全世界都听话的时代了。美国的高校对我们设限,美国的签证对我们提高门槛,美国要跟我们“脱钩”,天也塌不下来。

还有全世界都遭受美国霸凌,同仇敌忾的诸多国家跟我们站在一起。天下苦秦久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