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已进入森林草原防御的关键期,为抓紧做好消防行动工作,内蒙古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按照“预防主导、积极消灭”的方针,保护区管理局立足于早,多措并举,念好“五字诀”,筑牢“防火墙”,全力备战森林草原消防工作。 到牧民进行消防宣传。
处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中部,是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森林与草原、华北植物区草原系与东北植物区过渡系的典型地段,有森林、灌丛、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
阿鲁科尔沁旗进入森林草原防火戒严期,保护区管理局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以林长制抓为手,将消防责任细化到人、到山头、到地块,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保护区划定管护网格25个,由3名林长和150名网格员(护林员)具体负责,切实将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个网格,打通了林草资源保护“最后一个公里”。
进行消防宣传(一者供图)
“广”字为先强。保护区周边本旗巴彦温都尔苏木,周边聚集着大规模传统游牧牧民,为不断提高周边森林草原消防意识,加强火灾源头治理,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干部职工以入村入户宣讲、播放、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向群众扩散森林草原消防法律法规和防消防群众相关知识,有效提高了牧民相关知识到目前,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余次,出动消防宣传车辆40余台车次、人员100余人次,在集市、乡村、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发放宣传单800余份,在重要卡口、路口悬挂横幅20余条、安插彩旗500余面,营造了森林公园的消防堡垒。
保护区管理局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各群众用火用电设备、重点地区卡口进行全面“检查”,坚持提早“诊断”、提早“治愈”。平时,严格监督指导各基层管护站合理设置标准灰坑、正确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输电、基层管护站等周边可燃物进行了集中清理,共清理杂草、枯枝地1000余亩。在重要通道卡口,工作人员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实名登记,与驾驶人员配合消防协议设备,禁止任何火种进入,尽最大努力管控火源、杜绝火灾。
进行火灾扑救培训。
“防”字为要固基础。为进一步提高森林草原火灾监测预警能力,保护区管理局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在罕山顶建立了新型更高的瞭望塔,在马拉根坝山顶安装了移动信号发射装置,有效解决了因塔高不够、距离较远导致的无线电信号、无线信号传输感应和热成像设备识别不精准等问题,有效形成了高山瞭望台、视频监控、地面巡护的“三一体”监测体系。为有效堵住境外火袭扰,保护区管理局与巴日图机械消防站联合在重点区域消防隔离带85.8公里5155亩,形成了有效的消防阻隔网。
进行火灾扑救培训。(消防者供图)
保护区管理局现有专业扑火队员15人、半快速扑火队员32人,为进一步提高扑火队员应急救援反应能力,保护区管理局坚持“练兵备战”强队伍,战严寒、斗暑酷、储备体能、练本领,每天都会组织专业扑火队员进行体能训练,同时,利用日常集中培训、参会机会,对各基层管护站半专业扑火队员进行技能强化,练就了一项召唤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强力扑火力量。保护区与巴彦温都尔苏木、塔林花国家自然草原公园、巴日图机械消防站等单位联合开展了防联防联实战实战演练,练充分检验了各伙伴之间相互协作水平,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目前,保护区管理局正在进一步强化细化各项工作举措,织密织严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网,为打好打胜前期森林防火攻坚战画上圆满句号。(李富富)端木兰兰)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