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跑扬州半马,能够明显感觉到赛事的提升,体验感已具备顶级赛事水准。
扬州半马可谓国内马拉松界半马领域的杠把子,长期以来都是国内唯一的金标半马。今年赛事瞄准白金标,不出意外,2026年必是白金标了。
2023年扬州半马,是扬州自己办赛的最后一届,赛事因为一些服务环节没做好,赛后吐槽不少。
话说扬州半马从创办以来,一直是体育局或下属公司运营,一路就这么走过来的,也没什么问题啊。但是国内马拉松生态近几年发生了巨大改变,要么自身公司化专注运营,要么推向市场,否则孕育不出优质赛事来。
扬州的选择是,走市场化运营之路。在2023年底,扬州半马招标,标价380万元。后博润体育在2024年1月底以198万中标。
时间很紧,博润全力以赴做的这一届,改进了赛事体验感,改善了扬州半马的形象。博润运营了一年,去年底,扬州半马继续招标,标价350万,中奥路跑以329万中标。
中奥路跑运营的这一届,又进一步提升赛事水准,运营的用心度和专业度,均属顶尖。毫无疑问,扬州半马已处在正确轨道上。
由于只是一年标,扬州半马接下来的走向,取决于主办方的态度。可以明确的是,不同选择的背后,注定着赛事前景的差异化。
三条路
虽然时下赛事品质是由运营商主导的,但赛事走向是取决于主办方的。毕竟,马拉松想做好,离不开整个城市的鼎力支持。
扬州半马之前并不能说做得差,只是囿于运营机制,在其他赛事专业化、精细化的同时,你没跟进,就是落后了。
近两年,运营商都是“外来户”,主办方提要求就是了,这比自己干,那必然省心不少。因此在尝到市场化“甜头”之后,我认为扬州方面很难再选择走回头路,重新下场自己干。
这条路“堵”上后,扬州半马还有两个选择,其一,完全满意今年中奥路跑的运营,接下来用一个较长的合同,锁定合作;其二,经过研判后觉得今年还是有不尽如人意处,继续在市场上寻觅,期待找到新的运营商。
今年扬州半马,充分展现了中奥路跑的功力,在各方面将赛事都往上提了提。终归是首次合作,能做成这样,已是极致。
我觉得扬州半马也是运气好,恰好中奥路跑北半马合同到期,加上去年赛事出的事,其上半年没有一场赛事了。在此背景下双方合作,中奥路跑必然是全身心投入到赛事中来。据了解,去年广马后,他们就介入项目,三个来月的精心筹备,才有了赛事的圆满。
选择中奥路跑,目前看是最理想的。若是主办方还有更多想法,继续寻找新的运营商来对比,也不是不可以。最好时间能再提早些,早点行动,下半年就开启招标,能有充足的时间做选择。
继续找新运营商的话,有一定风险。毕竟中奥路跑今年将扬州半马带到一个新高度,谁还能够更好?即便主办方心有所属,也得对方有兴趣。就怕没找到新的,又丢了手上的,那就有点尴尬和难堪了。
要长远
长期稳定的运营,是一场优质马拉松的基础。你若是一年一换,运营商来了肯定只考虑眼前的事,赛事缺少延续性,很难迈入顶级行列。
比如扬州半马的标牌,我觉得多多少少就受到这个影响了。早在2013年,扬州半马与上马一道晋身金标,此前国内也仅北马和厦马。直到2024年,眉山仁寿和上半马才加入进来。可是在白金标上,眉山仁寿占了先。
由于只是一年标,博润运营完2024年扬州半马,就算完成任务了。对于世界田联标牌的谋划与申报,与他们无关,而主办方对此不一定有敏感性,错过时间点,就来不及了。
世界田联标牌政策去年又进行了调整,全马有数额上的限制,半马则不受影响。且半马从金标到白金标,难度不大,成本不高,扬州半马这么多年的金标后,再往上一步也是顺理成章,没料到被眉山仁寿后发先至。
事实上,一场马拉松想做好赛事,绝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起码需要一个中期规划,在诸多细节上一年年、一点点地优化、提升。赛事不给运营商留时间,那运营商就干好眼前事,后面的一切根本不会考虑的。
像扬州半马的接驳服务,怎么做才会更合理、更高效,就需要一个周期的尝试、磨合。今年中奥路跑投入了极大的精力改善接驳服务,成效显著。若其继续运营,明年在今年基础上再行优化,会进一步提升跑者的体验感。
扬州半马不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当务之急就是通过两年赛事运营市场化得失,研判后,锚定未来目标,选出最适合自己的路,并且积极落实,才会维系自身在国内马拉松界的地位。
早点启动招标,用至少三年标来锁定心仪运营商,扬州半马持续发力,不仅名气依旧,还会在体验感上有更大提升,直至稳居国内顶级赛事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