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面临的两大威胁——带状疱疹和痴呆症,看似毫不相关,却被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的重磅研究联系在了一起。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近30万数据的分析,发现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不仅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还可能降低约20%的痴呆风险,这一发现为预防痴呆提供了全新思路。


论文首页截图

研究过程和发现

这项研究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了英国威尔士2013年实施的疫苗接种政策作为自然实验。当时政策规定1933年9月2日及之后出生的人可以接种疫苗,而此前出生的人则不符合条件。这个严格的“出生日期断点”创造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研究场景,因为出生前后的人群除接种疫苗外在其他方面几乎无差异。

研究团队追踪了282 541例老年人的健康数据,随访时间长达7年,其中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接种率达到47.2%,对照组几乎无人接种


图2 1933年9月2日的出生日期资格阈值处,带状疱疹疫苗收据大幅跃升

研究结果验证了疫苗对带状疱疹的预期保护作用,接种疫苗使7年内带状疱疹发病风险降低了37.2%。更令人惊喜的是接种疫苗对痴呆症的影响——接种疫苗的人群7年内新发痴呆症的风险降低了约20%


图3 带状疱疹疫苗对新诊断的痴呆的影响

这种保护效果在女性中更为显著,7年内新诊断痴呆症的风险比未接种者降低幅度达5.6%,而在男性中则未观察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图4 带状疱疹疫苗对女性和男性新诊断的痴呆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疫苗对其他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其对痴呆的保护可能是特异性的。

为什么预防带状疱疹的疫苗能保护大脑?

研究团队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种是病毒再激活假说,认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体内潜伏后重新激活时,不仅会引起带状疱疹,还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慢性损伤,而疫苗通过阻止病毒再激活间接保护了大脑。第二种是免疫调节假说,认为疫苗可能通过训练免疫系统产生更广泛的保护作用,包括减轻神经炎症等可能引发痴呆的病理过程。这两种机制也可能共同发挥作用,其中女性更明显的保护效果可能与免疫反应的性别差异有关。

这项研究虽然不能完全证明因果关系,但其“自然实验”的设计大大提高了可信度。如果后续研究能够验证这一发现,意味着我们可能找到了一种预防痴呆的新方法。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痴呆患者,每年新增1000万例,如果没有突破性进展,到2050年患者数可能增至1.52亿,这项研究为抗击痴呆带来了新希望。

虽然这一发现令人振奋,但公众不应仅为了预防痴呆而接种疫苗,还是应该遵循现有的疫苗接种指南。对于50岁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主要目的仍然是预防带状疱疹及其并发症。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社交活动,仍是预防痴呆的基石。

参考文献
Eyting M,Xie M,Michalik F,et al.A natural experiment on the effect of herpes zoster vaccination on dementia.Nature.Published online April 2,2025.

编辑丨吴菁

审核丨邢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