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普惠,技术平权,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2025年4月7日,“向上·超越”上汽通用五菱2025技术进化日举行,上汽通用五菱不仅发布了6C高锰电池、3万转电机等多项技术成果,同时宝骏品牌旗下首款“智能超舒适旗舰家轿”宝骏享境也正式开启预售,引发了不少网友关注。



安全技术必须经得起“实战检验”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电池安全始终是消费者最敏感的痛点。

五菱神炼电池3.0的研发路径给出了不同解法——以两百万辆实车碰撞零自燃的数据积累为基础,用极端场景测试代替实验室理想环境验证。当行业还在争论针刺测试的合理性时,五菱已将测试标准推向电芯多面五针刺、200℃高温炉烤、甚至5.8毫米枪击等极限场景。这种“以实战论安全”的验证逻辑,本质上是对用户真实用车场景的深度还原。



更具突破性的是,五菱将安全技术从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转变为全民标配。通过CTC电池一体化、天舆架构等底层技术革新,在成本可控范围内实现了“0自燃、0扩散、0进水、0侵入、0泄漏”的“五零安全”目标。



这种技术普惠策略打破了行业惯例,证明安全不应成为区分车型等级的门槛。当其他车企还在将800V平台作为高端车型卖点时,五菱已着手将神炼电池4.0的智能温控、无线BMS等技术向全民市场渗透。

告别功能堆砌,迎来场景适配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正面临路径分化:激进派追求完全自动驾驶的颠覆性突破,务实派则聚焦用户高频刚需场景。五菱灵眸智驾选择了一条独特的中间道路——通过四级技术矩阵实现场景化分级落地。基础版标配城市记忆领航,进阶版融入全速全向AEB,这种分层策略既避免了技术过剩,又确保每个层级都能解决具体痛点。



商用车安全智驾方案的推出更显战略眼光。当乘用车智能驾驶陷入算力军备竞赛时,五菱率先在物流运输、城市配送等商用场景实现技术落地。针对商用车司机连续驾驶时长、货物运输时效性等特殊需求,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这种商乘并举的布局,不仅拓展了技术应用边界,更让智能驾驶从“炫技”回归工具本质。

交互革命背后的“沉默大多数”

灵语座舱的方言识别突破,揭示了技术普惠的关键密码。当多数车企聚焦普通话用户时,五菱将八大方言95%识别率作为技术指标,这背后是对中国地域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通过DeepSeek大模型的本地化适配,让智能交互突破语言屏障,本质上是对非一线城市用户的平等尊重。



在动力系统领域,灵犀动力3.0的2L油耗普及目标同样体现用户思维。通过十合一电驱集成、碳化硅功率模块等技术突破,将混动系统的经济性优势转化为全民可触达的消费价值。

当行业还在争论插混与增程的技术路线时,五菱已用全域环瀑式油冷等技术实现馈电油耗与动力性能的平衡,这种务实创新比参数竞赛更具市场穿透力。

总结

五菱的技术进化之路,本质上是对汽车产业价值标准的重新校准。当行业陷入续航里程、算力参数的军备竞赛时,五菱始终聚焦“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三个维度。

从神炼电池的极限安全验证到灵语座舱的方言适配,每个技术突破都指向真实用户的具体痛点。这种以用户需求为原点的创新逻辑,不仅推动技术平权加速落地,更重塑了新能源汽车的价值评价体系——真正的技术先进性,应该体现在对最广泛人群出行质量的提升上。

当其他车企还在追逐技术高地的标签时,五菱正在证明:能让普通人用得好的技术,才是真正的好技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