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4月7日从中央空管办获悉,为保障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空管委印发专项措施,重点围绕健全低空管理体系、优化空域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服务质效、夯实基础支撑能力、强化依法管空用空等方面,向全国空管系统部署加强低空空管工作。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
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央空管办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构建形成一体化的低空空管体系,厘清建设管理、服务保障、安全监管等职责分工;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空域管理模式,有效释放空域资源,使空域供给与需求达到高水平动态平衡;逐步完善低空空管基础设施,实现服务保障网络广域覆盖、全时保障;不断健全低空安全监管制度,大幅提升安全保障水平;构建形成适应传统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新场景的规则规制体系,使广大低空用户能够依法便捷开展多样化低空飞行活动。
释放空域价值,筑牢安全防线
中央空管委此次部署旨在应对低空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围绕低空管理体系、空域资源配置、安全监管等方向部署全国低空管工作,明确提出要“构建形成适应传统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新场景的规则规制体系”并“强化依法管空用空”。这一政策既是对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响应,也为行业安全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此前在2024年12月,国家层面首次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统筹全国低空经济规划与协调,地方政府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性资金向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倾斜。随着低空经济的产业化进程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低空智联网、低空安防技术持续创新,将会支撑我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将更加丰富。
此次政策部署不仅为低空经济产业化按下“加速键”,更将充分释放空域资源市场的潜力,依托技术创新催生安防、基建等领域新增长极,同时在“安全与发展”的动态平衡中探索中国式低空治理路径。
空御科技:低空安全的守护者
中央空管委的部署标志着低空经济进入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空御科技在低空安防领域自主研发的“全域数字化低空安全管控平台”,对空域进行多级分区、采用针对性管控策略及设备,实现低空空域的全域实时安全监管;已参与全国多省市低空经济试点场景论证及建设,成果获评重大行业创新贡献奖。
公司在立足无人机管控领域的同时,拓展在国防军工和低空安全管控领域的影响力,助力反无人装备体系建设,深化并推广全域数字化低空安全管控平台,打造全面覆盖、可管可控、智能开放的低空智联网服务体系,践行“让天空更安全”的企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