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春,入川作战的解放军第47军在军长曹里怀的率领下,胜利回师湘西。第47军的新任务,是配合湘西军区开展全面剿匪。为了工作方便,军区司令员由曹里怀兼任。
湖南书记兼湖南军区政委黄克诚对曹里怀说,湘西的土匪实在太嚣张了,你们要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肃清土匪,让老百姓过上真正安心的日子。
“请政委放心,我立即部署,力求全歼顽匪,让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曹里怀的回答掷地有声。
【开国中将曹里怀】
随后,湘西地区组织了联席会议,确定了先打师兴周、瞿波平、石玉湘、张玉琳、杨永清等大土匪,再普遍解决地主乡丁武装,收缴民间枪支的方案。
兵力部署上,第139师驻辰溪,负责进剿辰溪的石玉湘部和麻阳地区的张玉琳部;第140师驻芷江,集中围歼盘踞在芷江、怀化、黔阳一线的杨永清、方世雄等匪部;第141师驻永顺,负责进剿龙山的师兴周、瞿波平等匪众,以及流窜在永顺、大庸、桑植边境的曹振亚等匪部。湘西军区原直属部队负责清剿沿线残匪,保护交通安全。
【八面山】
位于湘西龙山县西南的八面山,斜卧于湘、鄂、川三省交界处,面积大约450平方公里。山势险峻,山腰到处都是山洞,四周都是悬崖峭壁,只有几条人工开凿的小路可供攀爬。从古到今,一直都是土匪啸聚之地。
盘踞在八面山的土匪,本来有两股。北边的匪首瞿波平曾经任蒋军师长,在接到老上司程潜的劝降信后,毫不犹豫地向解放军投诚。原因很简单,他的大哥瞿伯阶临死之前对他说过,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程潜。
剩下的匪首师兴周,就和他的手下盘踞在南面山腰的燕子洞。燕子洞4个洞口一字排开,可以容纳几千人吃住。
每个洞口之间相隔10余米。1、2、3洞之间有路互通,3洞和4洞之间却被一条丈余宽的裂缝断开,如要过洞,只能走搭在两洞之间的独木桥,一不小心,就会掉下百丈深渊。师兴周的“司令部”就设在4洞,1、2、3个洞里住着其他土匪。
师兴周苦心经营燕子洞多年,在四周构筑了大量工事,放置滚石檑木。洞中囤积了不计其数的粮食、弹药和其它生活物资。他仗着山高路险,兵多粮足,夸下海口说,任解放军千军万马,也打不下他这个据点。
1950年1月2日,从大西南返湘的第47军第141师指战员,途径鄂西利川县时,接到了军部发来的急电:令第141师火速返回湘西,参加永顺军分区的剿匪,并指令先打八面山的师兴周,以求迅速稳定湘西北局势。
【开国少将叶建民】
141师师长叶建民是个急性子,一接到命令,就把政委彭清云、参谋长吴士英等首长导叫来商量。
叶师长提出一个大胆的考虑:先派一支部队远程奔袭,打土匪一个措手不及,先打击一下师兴周的嚣张气焰,等大部队赶到后再围歼他们。
彭政委和吴参谋长都表示同意,远程奔袭的任务就落到了141师经常打主攻的422团头上。
1月5日,422团在团长郑波的率领下,赶到了龙山县城。通过当地干部了解到,师兴周部驻扎在八面山下的里耶镇,离龙山县城还有200余里的路程。
【里耶古镇】
师兴周出生于1903年,18岁时就在其兄师兴吾的队伍里当班长。其兄死后,师兴周接替其位,成为龙山县保安团团长。1949年宋希濂收编湘西土匪武装时,委任其为“整编第12师”师长。师兴周为人老奸巨猾,心狠手辣,好色成性,娶了七个老婆还不满足,仍然到处奸淫良家妇女,当地百姓对他恨之入骨。
土匪耳目众多,解放军进抵龙山的消息,肯定瞒不过他们。郑团长和傅必福政委商量过后,决定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1月8日,422团大张旗鼓地开出了龙山县城,顺着大道向隆头方向开进。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向南,给人造成要去保靖县驻防的错觉。
第二天下午,部队抵达隆头后休息。郑团长让战士四处打听,有没有去保靖的近路。土匪的探子更加确信,解放军要去保靖驻防。
第三天凌晨,郑团长指挥422团兵分三路,齐头并进,直插里耶镇。下午4时,422团1营与土匪在里耶镇外遭遇,战斗瞬间打响。其它两路解放军听到枪炮声,迅速赶过来增援。慌乱的匪众稍加抵抗,就仗着地形熟悉,逃回了八面山。
里耶解放了,土匪也逃跑了。郑团长现在明白,要想彻底消灭土匪,还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多想办法,了解八面山的地形和路线才行。
1月12日,141师主力赶到了里耶镇。经过短暂休整后,于18日凌晨5点向八面山发起总攻。
根据师部命令,422团和421团采用南北夹击的战术,攻上山后立即两面合围,力求全歼八面山的土匪。
战斗进行得很不顺利,战士们行进在七八十度的陡坡上,不时遭到隐藏在暗处的土匪射击。好不容易冲上去,又被土匪的滚石檑木砸了下来,部队伤亡较大。呼叫炮火支援吧,由于山势多变,不是打高就是打低,反而误伤了自己人。
19日,在炮火支援下,141师又组织了第二次进攻,依然是无功而返。师指挥部只得下令暂停进攻,敌我进入对峙状态。
郑团长带着侦察参谋和警卫员,走访附近的村寨,找到了几位猎人和采药人,再次打听有没有其它上山的路。众人都说没有,只有一位外号叫“山猴子”的中年采药人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但看了看其他人,又把话咽了回去。
当天夜里,“山猴子”悄悄来找郑团长。“山猴子”的真名,叫彭五宝,他常去八面山上采药。他告诉郑团长,八面山山高路陡,光靠枪炮是很难攻不上去的,只能悄悄地爬上去。
“从哪里爬?”郑团长兴奋地问。
原来,在大小岩门之间,有一处岩壁,比较适合攀爬。彭五宝上山采药时,就是从那里爬上去的。
郑团长激动地握住了彭五宝的手,感谢他为剿匪献计献策,又问他愿不愿意给解放军带路。彭五宝说,只要你们能消灭那帮无恶不作的土匪,让我干啥都行。郑团长赶紧让人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师部,又让作战参谋赶紧准备登山器材。
1月20日凌晨,八面山大雾弥漫,突击连连长杨保山带着战士们出发了。临行前,郑团长叮嘱他,登上山后先发3颗信号弹,然后用2个排打小岩门,接应1营上山;1个排攻打大岩门,接应2营上山。最后,郑团长又特别交待,一定要保护好“山猴子”和其他两位向导的安全。
杨保山双腿一并,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说:“请团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彭五宝“山猴子”的外号,真不是浪得虚名,他身背软梯,靠着一根绳索和挠钩,轻轻松松就攀上了几丈高的岩壁,然后抛下软梯,让战士们攀爬。接着自己又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往上爬,再抛软梯接战士们。越往上,树木和岩缝越多,攀爬越来越顺手。就这样不到两个小时,突击连100多人全部悄悄登上了八面山。
3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山下立刻响起剧烈的枪炮声,杨连长明白,这是山下的部队在转移土匪的注意力,掩护突击连行动。
大小岩门的土匪听见枪炮声,立刻开始施放滚石檑木,以阻挡解放军的进攻。却不知道,真正的进攻,会来自于身后。全力对付山下解放军的土匪,被身后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乱作一团,跑得慢的,当场被歼;跑得快的,四散逃命。
422团的主力趁机迅速攻上了山。421团在炮火覆盖后,也从北侧登上了八面山。421团和422团会师后,以连为单位在八面山展开穿梭搜索。土匪们无处藏身,纷纷退守燕子洞。
【燕子洞现景】
燕子洞位于八面山东南燕子峰的悬崖峭壁上,峰高路险,只有陡坡上的一条“之”字形小路直通洞口,易守难攻。
21日,422团把山炮拆开运到了燕子峰下,准备炮击燕子洞,同时用大喇叭向洞内喊话,劝导土匪缴械投降。匪大队长师文锦(师兴周之侄)狂妄地答话说,休想让我们投降,就算让你们打上三年,也未必能打下来。
见土匪如此嚣张,炮兵直接用炮弹回话了。第一炮试射,打在了山腰。第二炮试射,又飞过了峰顶。土匪愈加得意,有些胆大的,还站在洞口喊话挑衅。
就在土匪们得意忘形的时候,第三炮准确地落入洞内,炸得土匪们鬼哭狼嚎,纷纷往后退缩。师文锦用手枪逼着土匪们胡乱朝外放枪。
入夜后,师家叔侄见八面山上到处都是火把,洞外枪炮声不断,自知大势已去,只好下令从洞后暗道逃生。为了迷惑解放军,临逃之前,还特意在洞内加了几盏桐油灯,照得洞内灯火通明。
第二天黎明时分,突击连悄悄摸上了燕子洞,只见洞内横七竖八躺着几十具被炸死的土匪尸体,其他土匪已经不见了踪影。经过一番搜寻,发现了藏在洞内的暗道,指战员们心中好生懊恼。好在并非一无所获,在洞内不但缴获了一部电台和不少枪支弹药,还有大量粮食以及布匹、衣被、食盐、茶油、鸦片等。
部队下山后,组织发动当地100多名青壮年,上山挑了大半个月,才把燕子洞里的东西挑完。
合围八面山的战斗结束后,剿匪部队继续在周边清剿残匪。至1月底,共消灭土匪千余人。解放军还协助当地组织成立了“八面乡农协”,“山猴子”彭五宝被大家推举为农会主席,被土匪残害多年的当地群众,终于迎来了新生活。
师兴舟叔侄逃到四川后,人地生疏,又不敢抛头露面,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后来又潜回了八面山。解放军获悉后,通过他在永顺师范读书的儿子,给他送了一封叶师长的亲笔劝降信,承诺只要他投降,就给予宽大处理。
师兴周下山投降后,解放军严格执行俘虏政策,对他多有善待。没想到他老实了几天以后,就原形毕露,经常威胁当地群众,扬言说,等以后解放军走了,八面山还是我的天下,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们。
当地群众又惊又怕,联名上告,要求必须严惩师兴舟。地方组织鉴于民愤太大,遂上报了军区。军区很快批复,组织公审大会就地枪决,以平民愤。公审大会后,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声,师兴舟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